【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甄瑞興表示,多數失智症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出現問題,即使就醫檢查而確診,他們還是不承認。例如大多數輕症失智患者會重複說同樣的話,或重複買同樣的東西;有些變得疑神疑鬼,例如另一伴去買菜,他們懷疑老伴去「偷情」而天天跟蹤;也有些患者日夜顛倒,三更半夜吵著要吃午餐。但事後他們往往一再否認自己有過這些行為。
他建議民眾,發覺家中長者行為舉止怪怪的,不妨透過簡易心智狀態問卷來初步篩檢,若篩檢發現異常,應陪同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國內失智症專家、前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也有個失智症的媽媽,她強調,發病20年前,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就已開始出現病變,很難有效預防;但建議民眾仍應從日常生活著手,降低罹患失智症機率。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劉秀枝說,後天預防多少可以減少失智症的威脅,最應打拚的「七分」分別是:多動腦、多動手、多動腳 (走路)、多活動、多參與人際活動、清淡飲食及預防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