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友善的健康照護 邱淑媞:維持生命微笑曲線
國健署前署長、國際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委員會主席邱淑媞指出,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不是高齡醫學、態度友善或有障礙設施就好,而是協助每一個人擁有生命的「微笑曲線」,也就是維持身體好功能,直到過世前幾周再躺床,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建立不怕老的社會。
邱淑媞今天在「2018榮陽論壇」演講指出,台灣健保滿意度全球數一數二,但不代表醫療體系準備好面對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她強調,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不是高齡醫學、態度友善或弄無障礙設施就好,而是要維持生命的「微笑曲線」。
邱淑媞表示,微笑曲線的意思,也就是讓身體功能一直維持在高水準,去世前再臥床。維持生命曲線的關鍵就是高齡友善健康照護,融合運動、營養及醫務管理,努力讓每一個長輩維持居高不下的生命曲線。
只是,也有人的生命曲線是緩慢下降,甚至有的人是突然驟降,例如發生中風、跌倒或臥病在床,當治療沒處理好,兵敗如山倒。
邱淑媞說,2009年,台灣醫院門診病人1/4是老人家,一年看病20多次。若還沒有意識到人口變老,不改變作為,台灣長輩的生命曲線就有危機。
她舉例高血壓控制,病人到醫院看病拿藥,但醫師不關心病人的運動及營養,這樣病人吃再多藥也沒用,下一次還是會走進診間看病拿藥,「這樣的醫療沒幫助病人健康,反而出現相反效果。」
邱淑媞表示,老人疾病表現和成人不同,多了一些風險、主動想法及心理需要,專業人員應該協助把關與關心,而不是盲目地給予。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推動高齡友善基礎健康照顧概念,台灣也不落人後,2009年跟進執行。
邱淑媞說,台灣2013年以「人人健康、安全、滿意、無礙」為主軸,訂出高齡友善健康照護目標,關鍵重點包括六大慢性病、五大健康促進、四大風險、四大困擾及一生圓滿。
六大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口腔健康、憂鬱及失智,五大健康促進則包括運動、營養、不菸、少酒及參與。四大風險則是跌倒、衰弱、用藥安全及高風險住院,四大困擾則是疼痛、失眠、視力及聽力。
邱淑媞說,生命到最後則是需要臨終決策與安寧療護,才能達到一生圓滿。
邱淑媞說,由此可知,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不是生病的人到醫護人員面前才受到照顧,而是與社區連結,不管長者到醫院或長照機構,都要了解他背後原因。專業人員應協助長者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做出一套計畫。
邱淑媞說,這計畫要給不同團隊與機構共同執行,除了要改善團隊間的溝通,更要鼓勵病人參與決策。這些動作需要專業人員檢視及創新,讓複雜資訊系統串聯,還要加入品管及軟體溝通服務等,才能超越高齡友善,達到全齡友善。
邱淑媞表示,目前台灣有469個健康照護機構通過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超出其他國家甚多,目前要努力拓展的是延伸至長照機構,讓長照機構的老人家避免失能惡化。
邱淑媞說,高齡友善健康照護的認證評估標準目前有七種語言版本,國際預計要推到十種語言版本,在不同國家辦理訓練。她希望台灣比國際早一步懂老,透過各界合作,跨界跨域改變每人的生命曲線,才能共同迎接不怕老的社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長照安排假日法 國民兩黨冷處理
長照特別扣除需用過一次長照?長照司:看巴氏量表即可
張慶光/做好準備 不留遺憾
不再讓進食變成痛苦的事 專家教你可順利餵食高齡者的技巧
找回吃的幸福感 營養師伴媽媽練吞嚥2年
健保擬提高給付 助長輩拔除「象鼻」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奶奶,你先睡,你兒子明天就來...」一個長照照護員心疼的謊言
用餐後總是不停咳嗽?「嗆咳」是吞嚥力衰退重要訊號
舌頭上白白代表咀嚼有問題?咀嚼力差的人有這些特徵
阿嬤浴後安詳離世 她至今難忘
到宅沐浴 薪情差、常職災 服務員難留
拿藥不吃、自我診斷… 別當醫師眼中的NG病人
找到「好醫師」看病不容易?專家建議可從兩方面著手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病因?醫師坦言:「看病畢竟不是算命」
上了年紀身高「倒勼」正常?醫師:比年輕時矮3公分要警覺
長照家庭聘移工 僅一成一知道可使用長照2.0資源
日照中心伸援 唐寶寶走出保護傘
長照之愛,不孤單
落實長照 陳時中:村里長扮演關鍵角色
「照顧家人筋疲力盡」7旬婦勒死公婆丈夫三人
無法用手比出這個形狀?日名醫:就有可能是失智症
長照悲歌…老婦想解脫活活打死丈夫 兒女泣訴求輕判
搶第一個洗澡非常危險?高齡醫學專家告訴你問題在哪
只靠家人拿處方…慢性病失控
長照到家…全台僅招到270醫
醫養合一/長照制度 應首重資源無縫接軌
醫養合一/大健康4.0 科學長照更有效率
長照、醫療不斷鏈 醫養合一是解方
猜你喜歡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人並非慢慢老去的 史丹佛研究:衰老發生在3個轉折點
演藝圈又傳憾事!CEO美模腦瘤病逝 享年39歲
郭彥甫險休克劉畊宏即刻救援 醫:再晚2小時就不行了
一頭白髮的基努李維女友 暢談為何拒絕染髮
輕度脂肪肝也可能癌變!身體出現3大警訊要當心
薯條倒餐盤吃 速食店員工揭真相勸:最好不要
總是在半夜在同一時間醒來…你可能要看醫生了
素食網紅吃一口肉後「崩潰」改宣揚肉食主義激怒粉絲
台南名醫唐心北登山驟逝 親友病人不捨
創立全台第一個乳癌病友團體 醫界「雷公」陳楷模辭世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影/上完廁所有異樣感 他用手拉出10公尺活寄生蟲
6度罹癌 日81歲資深演員梅宮辰夫病逝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紙廠倉庫堆花生?」蔡總統您的一驚可能值2400萬
搶打公費流感疫苗 全台亂象頻傳
「餓死你的疾病,餵養你的健康!」抗癌名醫教你降低患病風險
手機電量10%掉超快、1%卻異常耐用?解析手機電池的判定準則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女星心臟痛掛急診 竟被醫生笑:「你知道心臟在哪嗎?」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她3度就醫未揪出麻疹 今確定住院期間害護理師遭感染
沒錢看醫生!部分美國人吃魚類抗生素治病
有高血壓別睡超過8小時!研究:中風危險遽增
冬天運動可以燃燒更多脂肪加速減肥?專家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