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期身體不適,就醫檢查卻一直沒病? 當心恐是「這問題」引起,1表快速檢測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熟年時代/身後事 講清楚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

「大家只可以悲傷難過到送我出去的那一天!你們知道我是個愛哭鬼,看到你們流淚,我也會想哭,這樣一來我會更捨不得你們。……這是我的生預囑,有一天我不小心離開了,請跟媽咪說我寫了一個這樣的東西。」

「我不想花那麼一大筆錢辦葬禮或公祭。捐出我的遺體,就不用花錢火化或埋葬。」

癌末許願 爺爺寫回憶錄

面對死亡,很多人避而不談,也有人坦然面對。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楊婉萍說,她在醫院安寧病房服務時,曾有一位上校退休的癌末老爺爺許下最後心願,就是將他從大陸來台流離顛沛的軍旅生活、受獎事蹟等故事留給後代子孫。老爺爺先用錄音筆講故事,體力稍好時,也會提筆筆記,再由照顧他的醫護人員幫他完成「回憶錄」。

「一般人會計畫結婚、度蜜月、生育,連收支也會事先規畫。」楊婉萍說,死亡是每個人遲早要面對的事,絕大多數人卻很少想到面對生病治療或死亡這種身不由己的時刻,自己想要或不想要什麼。

大家知道可立遺囑,交代遺物、遺產如何處理;對「生預囑」卻很陌生。楊婉萍說,生預囑跟遺囑不一樣,遺囑要等到人過世後才生效;生預囑卻是20歲以上、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就可以為之,而且可隨時修改。

立生預囑 隨時可以修改

所謂生預囑,包括臨終照顧場所、希望受到什麼樣的醫療照顧,還有醫療代理人的預先選擇,即「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還可以「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

不止如此,生預囑裡的內容還可以更多,如要不要捐出器官,交代財產、寵物、創作作品等如何處理,還有自己的遺願、遺體處理方式,希望火葬、樹葬,或灑在海裡等,告別式如何進行、後人紀念方式等,都可以清楚交代。

楊婉萍說,像告別式上該用那張照片、那些是非請不可的親朋好友、要不要用樂隊、想不想立墓碑等,都可以在生預囑裡交代,「一方面可以讓家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清楚交代身後事,還有治療性功能,減少家人遺憾或罪惡感」。

告別的話 寫進紀念冊裡

若不曉得該如何交代身後事,康泰基金會從2005年就推出「生命紀念冊」,今年已改版到第三次。康泰基金會說,有一名末期乳癌患者,想留下一些話給家人及小孩,找遍市面上教人寫遺書的書,卻看不懂而無法提筆,才有生命紀念冊的問世。

康泰基金會說,生命紀念冊裡包括最想對誰說話、想跟誰道歉、想用什麼方式告別最愛的人,還可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寫下來,放置照片及光碟等,不再像寫遺囑那般硬邦邦。

安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說,在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國家,甚至已開始推行「預立醫療照顧計畫」;新加坡、香港也開始起步,在意識清醒、疾病沒那麼嚴重時,就開始與醫師討論,希望接受什麼樣的治療,而非等著癱瘓臥床,至無法表達時,只能交由他人決定。

畢業生寫畢業紀念冊,人生也可以有一本「生命紀念冊」,把最想說的話、想要用何種方式告別…種種生命歷程,寫在生命紀念冊裡。這本紀念冊可以自己量身打造,也可購買康泰基金會製作好的成品;「安寧之願」是成大醫學院趙可式博士所著,教您認識安寧緩和條例,同樣,洽詢康泰基金會:02-2365-7780。

談身後事 挑對時機

該怎麼跟家裡長輩談身後事,大部分人都覺得難以啟齒。楊婉萍建議,遇有社會新聞事件、親朋好友過世,或是意外身亡的連續劇劇情,都是合適時機。

安寧基金會調查也有類似發現。「從別人經驗開啟話題,比較不尷尬。」楊婉萍舉例,前一陣子藝人洪一峰接受安寧療護及後來過世時,就可趁新聞熱時,委婉詢問長輩,是否想過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這類事件也可能觸動長輩,有感而發。

不過,專家也強調,談身後事,還是要視個別家庭、長輩情況而定,有些長輩可能感到害怕、焦慮,有時候則是長輩想談,反倒是年輕人怕「烏鴉嘴」,觸了楣頭。

當老人家談起身後事,專家說,「最好的方式是傾聽,不要打斷。」另外,還要把握一個原則,談身後事跟開會不一樣,別講求效率,也不是一次就要談完,以免太沉重。

【2010/04/29 聯合報】

癌末 安寧緩和醫療 性功能 心肺復甦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