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
「這飯菜怎麼沒味道呀?」不少人可能會聽到家中長輩嫌食物味道不夠而不想吃,老人家吃不下東西,胃口不好,一旦營養不良,更不利健康。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姚建安說,年過50以後,舌頭味蕾數量會逐漸減少,味蕾也會萎縮退化,因此品嚐食物會愈來愈沒有味道,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嚴重。
此外,多數老年人牙齒都不好,有些人甚至全口假牙,咀嚼食物功能受影響;老年人腸胃道蠕動減緩,消化變差,吃了東西以後,仍常感覺飽脹,不容易肚子餓,吸收營養效果不如從前,感覺沒有胃口。
有些嚴重失智症者腦部退化,可能無法辨識食物,或不知道如何張口,常會被照顧者認為,故意拒絕食物,便得想辦法要病人張口吃。
老人家常因味覺退化,吃東西重鹹、重口味,喜歡吃醬菜,製作食物時,鹽、糖、油,不知不覺就愈放愈多,如果老人家有高血脂、高血壓或高血糖病史,這樣的飲食習慣,會使健康狀況雪上加霜。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建議,如果老年人食不知味,不妨可用額外的沾醬或淋汁,來提振食欲,也就是食物不要煮得太鹹,一方面,可顧及其他同住家人的口味不會過重;另一方面,也可讓老人家感覺有自主權,可以決定口味,但基本上,還是要控制老人家鹽分攝取量。
至於沾醬和淋汁,天然的又比人工調味好。趙強說,天然食材如蔥、薑、蒜、辣椒、九層塔、洋蔥、檸檬汁、香橙汁、梅子粉,都很適合用來入菜,會讓食物變得更可口。
或者,國人也喜愛中藥材,如紅棗、枸杞、當歸、黃耆、五香或八角來提味,烹製肉、魚、海鮮、蔬菜都頗適合,可視個人體質酌量增減。同時,還是得鼓勵老人家咀嚼,以增加對食物的味道感受。
【2010/04/01 聯合報】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