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上年紀的人常會出現失智症,有些民眾就認為失智症是因為機能退化的關係。對此,署立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紫英表示,造成失智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腦中風、硬腦膜下出血、腦瘤、常壓性水腦、甲狀腺功能異常、缺乏維他命B12、中樞神經感染等,退化只是最常見的因素。
黃醫師指出,其實失智症發生時往往會出現的十大警訊,包括記憶力衰退常忘東忘西、無法做些簡單的日常工作、個性行為逐漸改變、溝通困難、判斷力減退、心情時好時壞、常把東西放錯位置、穿著不乾淨或不適合的衣服、做事失去主動性,以及對時間、地點、人物感到混淆等皆是。
建議罹患失智症的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比較妥,根據統計報告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服用藥物治療後會有進步或改善,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則是不進步但也不退步,剩下的三分之一患者則無效且持續退步。原則上服用藥物還是要越早越好。
黃紫英醫師指出,平常應保持心情愉快,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妥善控制血管性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抽菸等,身體、腦部都常做多樣性活動。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