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陳怡秀、黃玉芳╱台北報導】
「即使有一點風險,還是應該要打」,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卡介苗主要預防幼兒罹患肺結核腦炎重症,臨床顯示,接種後僅有百萬分之10機率會引起淋巴結、骨頭發炎,和能預防的重症相較,是可容許範圍。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也呼籲,不能因噎廢食。
小兒科名醫、衛福部次長林奏延坦言,任何疫苗都有風險,但卡介苗確實可有效預防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他過去也曾接治相關病例,幼兒接種卡介苗後,1至2周內可能會出現局部腫塊、潰爛的副作用,大約6到8周會癒合。較常見的副作用是腋下淋巴腺腫大,甚至可能出現化膿、破掉的情況,也可能引發骨髓炎、瀰漫性感染等狀況。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施俊雄表示,卡介苗本身是低毒性的活性疫苗,嬰幼兒約有百萬分之1到10的機率,會引發局部淋巴腺長膿;至於引發骨髓炎的機率,根據疾管署統計,約為百萬分之56。由於骨髓炎可能會侵犯關節、影響生長板發育,導致幼兒長短腳等後遺症,去年曾有幼兒因脊椎受損,可能得穿鐵衣矯正,後來也獲得預防接種的傷害救濟。
施俊雄建議,雖然副作用的機率不高,但家長在幼兒接種後一年半內,都要仔細觀察嬰幼兒是否有關節紅腫,或並未扭傷卻突然走路一拐一拐,若症狀持續超過兩周以上,就要懷疑可能是疫苗後遺症,應及早就醫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