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呂筱蟬/永康報導】
5歲以前幼兒易罹患小兒疝氣,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蘇家震建議,可觀察至出生後6個月以上,再做手術治療,而小兒疝氣腹腔鏡1天就能出院,復發率低,部分有健保給付。
蘇家震表示,因先天的身體構造因素,5歲以前幼童易罹患小兒疝氣的比例,男生比女生多,若幼童常肚子痛,或腹股溝腫脹、睪丸痛,都是罹患小兒疝氣的症狀。
以往醫界認為小兒疝氣容易變成阻塞性疝氣,嚴重可能造成腸子阻塞甚至壞死,需馬上開刀治療。但後來研究顯示,嚴重案例比例並不高,且太小的嬰兒接受手術面臨較高的麻醉風險,建議可觀察到6個月大後再開刀,期間若發現嚴重異狀時再送急診。
蘇家震說,目前腹腔鏡運用在小兒疝氣手術歷史雖不長,但相較於傳統手術動刀無法觀察到另一側,可一次解決兩側疝氣問題,避免日後再動一次刀,且發生併發症的機率小於萬分之一。
💪更多健康推薦
‧退休男投資300萬買套房「保證10年收租」僅五年就狂虧出場
‧多年不去超商!40歲主婦一家三口超強節約術:省錢、健康又環保
‧「和丈夫一年來天天做愛」三寶媽產後不敢面對伴侶 用行動找回信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