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死亡的早產兒,經過醫師搶救成功存活!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日前協助一名早產兒,出生時因呼吸窘迫,緊急插管急救,期間又嚴重周產期感染、併發新生兒敗血症,以及急性腎衰竭,經過抗生素、藥物治療控制,甚至在出生三週時,因壞血性腸炎併腸穿孔而手術治療,所幸順利完成,由桃醫新生兒加護病房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下,住院未滿3個月即順利出院。
小兒科醫師吳君山表示,因母親發燒感染早期宮縮、導致嬰兒27週提早出生,出生後即因呼吸窘迫緊急插管急救,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後,又因嚴重「周產期感染」併發新生兒敗血症及急性腎衰竭,在經過積極抗生素治療後感染狀況獲得控制。
吳君山指出,在出生後一週後,心臟超音波檢查又發現有肺動脈導管未關閉的問題,且因腎衰竭狀況持續,故無法使用可幫助肺動脈導管關閉的藥物治療,於出生2週時,併發壞血性腸炎併腸穿孔,為早產兒最惡名昭彰的病症之一。
由於當時狀況非常危急,所幸在與小兒外科張嘉麟醫師與心臟外科詹智翔主任審慎的評估討論,且得到家屬的同意後,於病嬰三週大時安排手術治療,在1小時內將肺動脈導管成功關閉後,接續進行剖腹探查,並將4個穿孔成功地修補完成。
沒想到,術後1週左右發現腸穿孔處再次破裂,醫師詳細評估後,考量再次剖腹的風險高,決定改以內科保守療法、合併全靜脈營養治療,1個月後確認自行癒合,並成功地經口餵食少量母奶,再經由桃醫新生兒加護病房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下,於住院未滿3個月之前即順利辦理出院。
院方表示,寶寶出院時,不需使用氧氣或餵食管,體重已增至2200公克,且未發現有腦室內出血,周腦室白質軟化,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及重度慢性肺病等病況複雜之超低體重早產兒常見的嚴重後遺症,實屬難得,目前矯正年齡已2個月大,除體重身長尚未追趕上來,其餘餵食和呼吸狀況皆良好,後續仍會密切追蹤其生長與發展狀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