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縣市政府為改善「罐頭公園」,建造超長溜滑梯。研究發現,溜滑梯、盪鞦韆能刺激孩子前庭發展,但不少父母望子女成龍心切,即使孩子說滑梯太長不敢滑,還是要求一定要挑戰,有三歲小朋友面色發白地溜完,一離開溜滑梯馬上大哭。
前庭主掌平衡感與空間感,訓練前庭系統近年成為幼兒發展顯學,強調前庭系統發展佳,孩子運動、平衡能力好,也不易暈車、暈船。
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陳慧如呼籲,刺激前庭發展,不一定要溜滑梯,跑跳、爬行、踢球等,都可刺激前庭發展。她也說,近年台灣太過強調的前庭刺激,使部分家長過度聚焦,其實只要孩子正常活動,前庭發展就會正常。
陳慧如指出,幫助前庭發展的遊戲包括溜滑梯、盪鞦韆,這些遊戲因為「方位的改變」,溜滑梯從上滑到下,速度感讓人體感受方位變化,盪鞦韆也是;但並不是一定要「很長的溜滑梯」或「盪得很激烈的鞦韆」才能刺激前庭,只要有方位的改變,都能幫助孩子。
過長的溜滑梯或太激烈的盪鞦韆,可能造成反效果。陳慧如說,以上述孩子為例,雖然在家長嚴厲要求下從滑梯溜了下來,但內心充滿恐懼,未來面對類似遊戲就覺得害怕,同時也影響親子關係。
陳慧如說,前庭發展只是成長的其中一環。台灣過度強調,可能與孩子多被「圈養」在家有關,使孩子前庭發展不佳,進而讓刺激前庭的議題被過度放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