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影響智力!台師大研究:BMI 值與學科成績呈負相關
你家也有小胖子嗎?肥胖除了對健康產生威脅,也與成績產生負相關。越胖的人可能學業成績表現越差。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的世界健康日(World Health Day)。依據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顯示,102年國中生過重及肥胖比率為29.8%。國人過重和肥胖之比率與世界肥胖聯盟資料比較(2015),我國成年人及兒童肥胖比率皆為亞洲之冠,顯示肥胖為必須積極解決的課題。
台師大團隊利用大數據資料,分析全國近 40 萬名國中生體適能和基測成績關係性。發現國中生 BMI 值與學科成績呈負相關,BMI 越高、基測分數越低,想考好成績,就要控制體重、鍛鍊體力。
師大體育室主任洪聰敏表示,運動有助於學業進步,因為腦神經受到刺激,可以擴大腦部認知功能區域,有助於學習、記憶。運動後,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會增加,可提升專注力;心肺力提升也可讓血液充分供應大腦,有助於活化腦細胞。
然而,如果運動時足弓負荷過量,容易產生足底筋膜炎、肌腱炎、足部疼痛及肌肉痠痛,甚至造成膝痛及腰痠背痛等問題。有時孩童在行走時,兩腳往內撇,可能會影響脊椎或腳部發育,造成脊椎側彎、長短腳、O型腿等變化,另一方面,有些孩童也因此在走路或跑步時常常摔倒受傷,造成孩童更不愛運動,進而使孩童的體適能變弱,也較容易造成肥胖問題,並影響學習及其成效。
研究指出科技足墊可以提升身體穩定性、減低足踝受傷風險、降低衝擊力等,能促進運動效益,因此能提升孩童運動的意願、帶動運動能力、減少運動傷害,進而降低孩童BMI。德國富足康科技足墊與陽明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臨床合作實驗,運用動態生物力學的概念,針對不同足型、腿型、及不同運動項目測試,產品實有輔助能力。
因此,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除了讓孩子多運動,也應觀察鞋子或輔具是否符合孩子的腳型,否則在運動過程容易感到不適,進而導致不喜歡運動的惡性循環。穿戴適合的鞋子、鞋墊,可幫助孩子重拾對運動的熱情,您的孩子也能跑得快,跳得高,贏在起跑點!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兒童腹瀉QA/大便稀軟就是腹瀉?急性與慢性症狀又有什麼差別?
6歲童染疫後退燒卻雙腳劇痛 就醫才知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4歲女童突然肚子痛和呼吸急促 檢查竟是嚴重氣喘
台大攜手高端研發疫苗成功 2月嬰免受腸病毒重症威脅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幼童被蚊子叮腫大包 若有過敏體質需當心
小六男童身高僅127公分、骨齡才9歲 對症下藥長到170
不僅新冠肺炎疫情 醫示警:腸病毒好發季節至
疫情居家工作「別常抱著孩子」 醫點3迷思影響幼兒發展
非典型川崎氏症難辨別 發燒5天是必要條件
高二生打完疫苗突「鬼剃頭」 醫師檢查皮膚過敏惹得禍
孩子發燒長輩急找藥餵 慘釀嘔吐、嗜睡「普拿疼中毒」
新生兒死亡率難降 林靜儀:健保別讓醫師「做佛心的」
熱血兒醫築保護網追真相 不讓孩子走得不明不白
忽略控糖的重要 13歲國中女意識不清送醫救回一命
邊境漸開、急診氣喘兒增 專家:做好兩件事保護兒童
國二生肥胖 健檢有脂肪肝
13歲國中生有脂肪肝 醫:過重兒童一半以上易有
不只新冠肺炎 醫師提醒嬰幼兒也要注意肺炎鏈球菌
「生長痛」需治療嗎?復建科醫師:先觀察2特性,居家4伸展動作緩解
家長忽略兒罹過動症未治療 醫師指恐衍生更多偏差行為
開學孩子上學就腹痛 醫師提醒家長注意情緒焦慮
高一男食量大、愛吃速食又缺少運動 脂肪肝找上身!
醫病天地/秋冬好發過敏 注意保養
高雄1歲男童誤食清潔劑 造成食道不可逆的終生傷害
音樂療育結合聽語復健 台大攜手兒慈守護兒童聽力
規律作息、運動 活化大腦穩定情緒
過動症病童寒假生活型態改變 醫:宜持續服藥助養成健全心智
長期戴口罩影響幼兒語言發展 小兒神經科醫師給7項建議
女童泌尿道感染發燒畏寒 險併發敗血性休克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