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學生最近常出現奇怪行為,例如坐著準備起身時腳突然僵硬,要起身跑步時,整個人會「定格」然後跌倒,甚至過馬路時,才邁出第一步就摔個四腳朝天,且自己完全無法控制。怪異的行為不但引來同學取笑、被老師說愛作怪,家人則擔心他「卡到陰」送他去收驚。最後至醫院兒童神經科求診,才確診為「陣發性動作誘發型運動困難」。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兆良指出,陣發性動作誘發型運動困難患者部分為顯性遺傳,但部分未有家族史。因為在意同儕眼光,特別是發作較頻繁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預知何時會出糗,人際關係出現退縮。
這類患者發作時,會產生非自主性動作,且經常發生在動作正要改變時,整個人會突然像被「鎖住」一般,有時臉部也會出現怪異表情。九成患者每次發作時間不到30秒,八成患者至少一天發作一次,有的人卻可能一天發作達上百次。與癲癇不同的是,患者發作時意識清晰,臨床上個案不多,大約一年才碰到一個新個案。
這個疾病的好發年齡為小學高年級到高中階段,患者面臨壓力或驚嚇時,症狀更易發生,因此經常被家長和老師合理化與忽視。根據研究,患者平均在發病後五年才就醫確診。
張兆良說,此病症對抗癲癇藥物反應良好,只要規律服藥便能控制,提醒家長當孩子出現異狀要及早求醫。大約四分之一患者在20歲後會自然好轉,其餘在30至40歲後病症也會完全消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