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兒科

過動症/入學年齡不同 別亂貼標籤

入學年齡和過動症風險有關,開業精神科醫師劉鴻徽表示,這個結論可做為參考,班上年紀較小的孩子通常較容易出現幼稚行為、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完成作業,但是否為過動症,應謹慎評估。

對於這個論點,張太太有切身之痛,兒子在6月底出生,從小活潑好動、調皮搗蛋,不按牌理出牌,常常和老師意見相左,還會公開質疑老師的指示,唸幼稚園中班時,就被老師貼標籤,認為是過動兒。

在老師要求下,張太太兩度帶著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接受評估,醫師表示,這並非過動兒,只是小男生調皮好動。

張太太認為,現在教師大都缺乏耐心,想要維持班上秩序,無法容忍稍微活潑一點的孩子,將問題推給家長,認為小孩過動症,應該就醫。為了不增加老師負擔,她盡量要求兒子守規矩,不要公開反駁老師。

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部分年紀較小的孩童,在入學初期較不能適應環境,一開始課業跟不上、無法如期完成作業,但過動症的診斷項目,不光只是課業是否跟得上,還要評估孩子注意力、情緒衝動等問題,這些都跟年紀較無關係。

三總精神部部主任葉啟斌表示,過去文獻研究認為,同班級年齡較小的學生,通常學習成績較不好,較缺乏自信,隨著年紀漸長、狀況會好轉。

劉鴻徽指出,現在小朋友要學的東西,更多、更複雜,有些孩子適應能力較差,覺得課業無聊,無法專心以及如期完成作業,都可能被師長誤認為過動兒。

劉鴻徽建議家長,孩子在學習上不如同學,經常漏東漏西,注意力較差,親子關係因此緊張,上述情況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應就醫,確診是否為過動症,由醫師評估藥物及行為療法,才能有助於孩子大腦發展。

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