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水準位居全球之冠,但很少人知道這項手術的起源,與新生兒膽道閉鎖有關。二、三十年前,因缺乏有效篩檢工具,不少膽道異常新生兒延誤就醫,換肝成為讓這些寶寶活下去的唯一機會。
「大便卡挽救了許多新生兒」國際活體肝臟移植權威、前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說,透過大便卡篩檢,可早期發現寶寶黃疸,經過診斷可透過葛西氏手術引流膽汁;但如果太晚確診,只能靠肝臟移植來搶救寶寶生命。
儘管國內新生兒大便卡已經推行十幾年,陳肇隆指出,高雄長庚每年仍收治十多名膽道閉鎖的嬰幼兒,要進行活體肝臟移植,肝臟捐贈者以父母為主,平均每個月有一例幼兒活肝移植手術。
陳肇隆說,依據臨床經驗,葛西氏手術即使成功,在寶寶兩三個月大時順利引流膽汁,解決黃疸問題,但不代表膽道異常治癒,不少小病患最後還需換肝,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基隆長庚醫院1990年順利完成國內第一例膽道閉鎖新生兒換肝手術,當時就由陳肇隆主刀,肝臟來源為屍肝,這名男寶寶現在長大成人,今年25歲、體格壯碩;至於國內第一例幼兒活體肝臟手術迄今也有20多年。
由於國內幼兒活體肝臟移植經驗豐富,近年來吸引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國外科醫師來台取經,學習技術。陳肇隆表示,在超減體積活體肝臟移植技術下,克服寶寶體重過輕不能動刀的限制,以前體重10公斤以上才能動刀,現在如有必要,只要體重超過4公斤,就能進行肝臟移植手術。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