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準媽媽會自費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還有3D、4D超音波可替胎兒「拍寫真留紀念」;衛福部國健署在新版的媽媽手冊提出建議,除了有妊娠糖尿病、羊水過少等才需要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不建議進行標榜可看到寶寶長相、動態的3D、4D超音波。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超音波是利用高頻的音波進行檢查,在國外發現,過去十年自閉症兒增加與產科超音波使用有同時上升趨勢,雖然關連性還有待研究,但最近世界超音波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也呼籲,非醫療使用的超音波應避免。他說,坊間3D、4D替胎兒留影像的超音波,有時一拍就是一個小時,建議應避免。
生得少、生得晚,準媽媽們越來越在意胎兒健康,願意花錢自費檢查,其中高層次超音波是常見的自費產檢項目,有些媽媽為了先看胎兒的影像,也會要求醫師「多照一下」。
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陳麗娟表示,高層次超音波其實與一般產檢超音波的設備相同,是對胎兒的頭頸部、胸部腹部器官、臍帶、四肢等項目進行更精密的細部構造檢查,檢查時間約需要半小時至一小時,建議20到24周進行。
3D超音波雖可呈現出嬰兒五官與立體樣貌,4D超音波還可播放成動態影片,但3D與4D超音波不是醫學診斷上的依據。黃閔照說,一般懷孕20周左右,健保給付一次超音波,他建議若觀察到有異常再自費檢查,39周到40周如果還未生產,也可以再照一次。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