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台中報導】
曾患「主動脈剝離」的女性不適合懷孕,但一名36歲婦人不知情下懷孕,等到懷孕24周才到童綜合醫院求診,在婦產、心臟等科等合作下,順利產下一女;婦產部主任簡陳強榮昨天表示,這是他行醫30年來首見的病例。
簡陳榮表示,「主動脈剝離」患者因懷孕會造成荷爾蒙改變,心血管負荷增加,在剖腹生產時,主動脈再次剝離導致死亡的機率約1至4成,猝死機率高,臨床上不建議懷孕。
他說,這名孕婦至診間時已懷孕超過24周,得知曾罹患「主動脈剝離」,且血壓非常高,已不適合中止懷孕,為了保住孕婦與胎兒,立刻會診心臟內科,要求定期服用降血壓藥物並追蹤產檢。
他表示,生產前,醫療團隊不斷向家屬說明,告知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心臟外科團隊也待命,還好平安產下一女,讓家屬十分高興。
心臟外科主任吳清文表示,主動脈剝離的原因包括高血壓病史、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結締組織疾病及胸部外傷等,而高血壓會引起心臟負擔或心臟衰竭,導致主動脈剝離。
他說,「主動脈剝離」雖經治療,但可能未完全密合,婦女若懷孕,因有高血壓或心臟負荷增加,主動脈剝離症狀會更惡化,風險特別高。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