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懷孕不正常重要訊息--產前出血
【聯合報/仇思源/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所謂產前出血,指的就是妊娠期出現陰道出血,這是懷孕不正常的一個重要訊息,不論出血量之多寡都必須作詳細的檢查。
懷孕有三個時期,分別是第一孕期(懷孕前三個月)、第二孕期(懷孕四個月到六個月)、第三孕期(懷孕七個月到十個月)。每一個時期都有可能出血的疾病,本文將分別說明懷孕三個孕期出血的原因。
第一孕期出血
原因:出血的原因通常是受精卵著床後比較不穩定的出血,稱之為先兆性流產。如發生胚胎發育不良、流產或子宮外孕、葡萄胎及妊娠滋養層絨毛細胞疾病也會有出血的情形。
症狀:就像月經要來的時候,如:腹脹、痙攣。
治療:需經專科醫師診斷,確立診斷。此時期可作適當的休息、避免提重物及暫停性生活。如果,出血情況未改善,則醫生會使用口服藥「黃體素」來「安胎」。如發生胚胎發育不良、流產或子宮外孕、葡萄胎及妊娠滋養層絨毛細胞疾病,則需經專科醫師確立診斷。此時期必須作適當的處理。
其他原因:生殖道的發炎、感染、瘜肉、腫瘤等。以上的出血狀況都需就醫讓醫生做詳細的檢查及觀察,才能給予適當且正確的治療。
第二孕期出血
原因:流產、早產、子宮頸閉鎖不全等。
症狀:出血、腹痛或腰酸。
治療:需立即就醫,經醫師檢查及超音波檢查來決定處理方式。有流產、早產的徵兆時應臥床休息、醫師可能給予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何為先兆性流產及子宮頸閉鎖不全?說明如下:
先兆性流產(切迫性流產):發生在懷孕20週以下,有出血、腹部疼痛的流產跡象,通常先兆性流產經治療後可順利安胎。
子宮頸閉鎖不全:指的是子宮內口有擴張的情形或子宮頸長度低於2-2.5公分以下。
原因:可能是子宮頸曾經受傷,癒合狀況卻不好,因而導致子宮頸有「無痛性擴張現象」,直到懷孕中期,胎兒長得更大,地心引力又使胎兒往下墜,而產生流產或早產現象。
症狀:下墜感、分泌物增加、出血等。所以,懷孕12-14週如有以上不適,應立即就醫。
治療:可施予子宮頸環紮術及安胎處置(臥床休息、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住院觀察)以避免流產或早產的發生。
第三孕期出血
原因: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及前置胎盤等。
症狀:出血、腹痛或腰酸。
治療:需立即就醫,經醫師檢查來決定處理方式。有早產的徵兆時應臥床休息、醫師可能給予口服或針劑安胎藥,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第三孕期出血跟胎盤的關聯性較大,而胎盤早期剝離及前置胎盤都有可能引起大量出血。
前置胎盤:
指的是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的位置,並且蓋住子宮頸的內口。懷孕早期如有此現象不必太擔心,因為懷孕中、後期子宮日趨變大,可能會使胎盤向上移。依照胎盤蓋住子宮頸的程度可分低位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部份性前置胎盤、完全性前置胎盤等四種。其出血點是胎盤的血管;量少時,對胎兒不會有緊急性的影響;不過量大時,就須近早就醫才不會影響母體及胎兒。
症狀:是無痛性陰道出血;如睡覺時突然發現出血,就須近早就醫。
治療:孕婦需臥床休息,甚至是「絕對臥床休息」,也就是吃飯上廁所洗澡得通通在床上進行。
部份性前置胎盤及完全性前置胎盤會在子宮收縮時引起大量出血,所以生產時需選擇剖腹生產。產後也容易引起產後大出血,需密切觀察產後出血量,出血嚴重者需立即施行子宮切除!
胎盤早期剝離:
原因:胎盤在胎兒未出生時提早剝離,發生原因至今不明,但如母親患有子癇前症,其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則會增加,另少數與外力傷害有關。
治療: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理原則是儘快將胎兒娩出,有時還需緊急剖腹產。胎盤早期剝離的出血量很多,必要時應給予立即的輸血。由於出血量多,發生胎兒窘迫的機率也會增加,那麼,胎兒的死亡率也會提高。
其他原因:子宮頸癌、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等也可能引起懷孕中後期的出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病天地/劇烈胸痛 孕婦主動脈剝離救回
男性必知,怎樣的精液才算正常?醫師教判斷難孕問題出在誰身上
孕婦抽菸後喝牛奶解毒 才22歲胎盤嚴重老化危害胎兒
姿勢有助受孕?五個祕訣提升自然受孕率!
孕媽9成有痔瘡困擾! 5方法緩解
產婦臍帶脫垂急剖腹 醫師籲做好產前檢查
生小孩好花錢,像極了愛情!看完總金額,過來人:這還只是剛開始!
醫病天地/坐月子吃麻油雞 3小時後再哺乳
我懷孕了 應該放棄工作嗎?
早產不是誰的錯 醫: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可能難以避免
明年起早產兒有專屬健康手札 家長照顧回診更輕鬆
孕期可照X光? 放射師:醫師不會無故濫用
坐月子不能洗頭?坐月子不能外出?關於月中的5大迷思,產科醫師告訴你
住月子中心女寶滿臉痘化膿引熱議 醫:出現4異狀請就醫
當心用奶瓶泡奶!研究:嬰兒每天吞下逾百萬個塑膠微粒
聽損兒手語納早療是否成行? 社家署:從社區推廣
懷孕荷爾蒙壞情緒 運動上課增信心
懷孕遇到新冠疫情 4撇步安心養胎
避免再早產!815公克的女嬰媽生二寶子宮頸環紮降風險
懷孕哺乳期間可以吃藥嗎?藥物搜尋排行榜常見藥物
產後不能洗澡、洗頭,否則頭痛一輩子?中醫師教這樣用「吹風機」,放心洗!
男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尿尿 醫師分享難得一見畫面
懷孕B肝治療 病毒傳染率大降
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
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 量表超過10分要注意
蜂蜜對胎兒有影響,懷孕媽媽不能吃蜂蜜?
兒科女醫師三寶媽分享育兒經 當新手媽媽也會手足無措
外食族孕媽咪水果當蔬菜 狂喝蜂蜜水竟妊娠糖尿病上身
寡精症夫妻僅剩2胚胎 北醫中西醫合併助得龍鳳胎
孕婦別吃生食!寶寶出生一天呼吸急促確診「李斯特菌症」
猜你喜歡
李李仁:「對不起,我也會趕快長大」支持女兒做自己,成為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都在學習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皮膚過敏兒小心休克 過動風險也大增
醫病天地/劇烈胸痛 孕婦主動脈剝離救回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台灣青少年上網時間是運動的4倍 逾1成交網友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父照顧腸病毒女兒 沒洗手抽菸竟也染上腸病毒
秋冬腸病毒比例仍緩升 當心幼兒嘔吐為腸胃炎
影/男童膝蓋細小疹子 醫師提醒腸病毒冬天悄悄來
男嬰膝蓋細小疹子 醫:小心腸病毒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腸病毒傳染力強 父照顧小孩沒洗手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