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因法令不周,有年輕女性看中捐卵可獲高額營養費趨之若鶩,衍生「卵牛」現象;直到「人工生殖法」實施,捐卵機制才趨於健全。
義大大昌醫院婦產科主任李世隆表示,國人愈來愈晚婚,結婚後又不敢生,等到想生時已高齡,卵巢功能差,卵子品質不佳,懷孕率大降,最終只好找人捐卵。
捐卵雖是無償,但會給付營養費。早年不少人衝著高額營養費捐卵,中部人工生殖門診還傳出女大生揪伴捐卵,因為捐一次獲九萬九千元營養費,比打工更好賺。
這種現象容易招致商業化聯想,許多專治不孕症的醫師反趨保守,眼見不孕患者求子殷切,仍不敢公然鼓吹接受捐卵。
鄭小姐意外懷孕,她一度猶豫要不要「留下來」,後來與婦產科醫師聊到國人生育機率愈來愈低現象,頗具俠女性格的她,不僅留下「寶寶」,還決定捐卵助人。
李世隆指出,大齡婦女懷孕困難是事實,但捐卵助孕只能治標,建議政府重推「家庭計畫」,有效鼓勵國人早點生,才能治本。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