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經濟困難了,孝親費要不要給?來自家人的情緒勒索該如何應對
從小,媽媽便有明顯的重男輕女傾向,一向不得疼,長大後因母親鹽酥雞創業失敗,便邀請媽媽一起居住,共同為生活打拼,但遭到拒絕,媽媽寧願和不成材的弟弟一同住在祖屋,但弟弟的抽菸、喝酒、打架、鬧事的個性,總是向母親拿錢,後來,弟弟甚至將祖屋的房屋契約抵押給地下錢莊,母親為了拿回房子,又欠債了15萬。
如今弟弟正在入獄服刑,黃女更加獨自面對來自母親的壓力,彷彿不給孝親費,就是不孝,給了,自己的生活怎麼辦?面對許許多多來自家人的情緒勒索,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底下網友也回應:「我覺得以目前媽媽才50歲,還有工作能力,給少少的家用即可。」、「可以固定每月多少匯1-2000就好,至少就不會告你遺棄罪,一直情緒勒索的家就不要回去了,自己的人生請為自己而活,先改變自己就會有自信的,相信自己,加油!」給黃姓女子許多的建議與鼓勵。但也有網友表示:「有照顧過你的成長,要回饋。賺多,自己存。給的夠用就好。」認為母親對她有養育之恩,還是要回饋的。】
在疫情之後,人們會掀起一波報復性消費;在女人節食一陣子後,某一天會突然大吃大喝,吃到吐滿地;報復性行為,源自於某些事情沒有達到基本範圍,認為自己有所匱乏,所以要一次性補足。但這個「補足」是由個人定義的。
為什麼一個不快樂的母親,日後會禍延子孫三代?因為她會用孩子與孫子的餘生來補足。
媽媽開心全家開心,這句話所言不假,朋友A的人生就是這樣搞砸的。A是女的,她的媽媽小時候在家裡排行老二,是曾祖母最寵溺的那個孫子,這也直接導致A的媽媽自私、驕縱、強勢的性格。
童年感到匱乏
曾祖母去世的時候,家裡剛好又被倒會,一夕之間小康家庭變成家道中落,A的媽媽心中匱乏感瞬間一發不可收拾,她怕窮,更怕自己無法成為家裡掌控全局的焦點。
A的媽媽結婚後,生下A和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她常常跟A抱怨爸爸的上進心不夠,說別人家老公賺來的每一分錢都上繳老婆、房子車子也都登記在老婆名下,以後找老公一定要找一個有錢人。
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長大後,A跟幾個男人交往,媽媽總是把他們嫌得一無是處,嫌沒家境、嫌沒學歷、嫌對方家裡單親,好不容易A跟一個家裡從事房地產的商人交往,媽媽很滿意,還主動請對方吃飯。
房地產商人後來劈腿,分手的時候A哭到死去活來,媽媽居然說「我早就跟妳說他有鬼,妳不聽我的,活該。」當女兒失戀的時候,媽媽首先不是安慰女兒,而是趕緊改口撇清,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
說不偏心的往往最偏心
2020年,就算是活5G世代下的現代人,想要脫離重男輕女的傳統思維還有很長一段路,A的媽媽一直以來最寵弟弟,而且是「寶寶心理寵,但是寶寶不說」那種長輩,她總是大聲疾呼的說,自己很開明,絕對不會跟古早人一樣,家產只留兒子不留女兒。
結果呢?A的媽媽現在才60歲,身體狀況都還很健康,但是她卻因為兒子的一句話,日前偷偷先把房子過戶給兒子。兩個姐姐養的小孩比弟弟多,兩個姐姐給的孝親費也比較多,但是在家產分配的大事上,卻完全沒有告知她們,這種完全不被尊重的感覺太受傷了。
以孝為名情緒勒索
A的媽媽很早就退休了,總是不停提醒兒女:她年輕的時候,因為要一邊養小孩一邊工作壓力很大,胃都被搞壞了,所以A小時候家裡總是烏煙瘴氣,因為媽媽工作不順,回家看什麼都不順眼,過了為錢而吵架的童年,長大之後終究免不了被情緒勒索的命運。
只有在數落媳婦這一點上,A和媽媽會短暫結成同盟。A的媽媽會慣性抱怨弟媳的種種:弟媳不會煮飯、弟媳給孩子穿的衣服不夠保暖、不懂得傳統禮數,「(弟媳)女生念書念到碩士又怎樣?菜不會煮也沒用!」過年弟媳來家裡的時候,婆婆和妯娌心照不宣,從不給她好臉色看,弟媳自討沒趣也不太說話,於是又被冠上「不會做人」的罵名。
下一代的反撲
A自己當媽媽之後,身上開始浮現母親的影子。每當孩子的決定不如自己的意思,她就會用恐嚇的語氣,「沒關係,你們以後不要後悔回來找我」、「我都是為你們好,要聽不聽隨便你。」
A的媽媽以前常常對她說:「我在你這個年紀就開始工作,錢都拿回家給媽媽。」所以,A也不准孩子們離開自己太遠,孩子想去環島,不准;孩子想出國念書,不行;孩子想去外地工作,不好;孩子出社會了想搬出去住,A居然還氣急敗壞,破口大罵!孩子最好牢牢地留在她身邊,撫平她過去的傷痕,這才是她對孝順以及人生圓滿的定義。
控制慾只會造成更深的匱乏感
A凡事緊抓不放手的特質是一種恐懼,源於上一代母女關係的矛盾衝突,矛盾久了就變成一種習慣,如果孩子不聽她的,她就會覺得人生的某部分「少了」,這種匱乏感會像病毒一樣延續給下一代。上一代父母最常犯的錯,就是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有自己的人格」這一點,現代父母應該充分領悟「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建立原則、有效管束,但在孩子日漸長大之後,請試著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對象看待,避免帶入父母「掌權者」的身份,因為這種身分是會世襲的!
如果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期被寵上天、或是被過度控制、只能壓抑,孩子長大後建立新的家庭,就會不自覺顯露出「報復性行為」,然而這種報復性的反彈,恐怕要透過摧毀下一代去求得補償,或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修復。

媽媽經
提供媽媽最實用的生活大小事
網站:https://mamaclub.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婚前婚後這樣做 主播夫妻檔得以邁入婚姻第20個年頭
母親拒讓兒住院逼喝湯藥 稱「瘀血隨大便排出」媳婦氣炸
結婚久了就沒有以前的浪漫?婚姻10大煩惱該如何解?
「婆婆殺了我」翻版?防媳如防賊 婆婆竟「蛋畫記號」怕被偷
容易外遇的三種男人!癌末妻悲痛控訴:15年婚姻,老公外遇豆漿千金拋家棄子
什麼時候開始,生不生孩子都痛苦?《未來媽媽》讓所有求子路上的女性不孤單
我們什麼時候適合步入婚姻?擁有「婚姻體質」的 5 個特徵,你具備了幾項?
《后翼棄兵》金句集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娶老婆來孝順自己爸媽?郭彥均:孝順外包就是不孝,父母要的不是兒子的女人
冰冷的夫妻關係,只剩小孩可聊?專家教5項溝通技巧助感情升溫
太有想法不行,沒有想法也不OK!為人媳婦最難當就是這五點!
被斥沒用、麥茶淋頭上…夫家暴13年 OL決定另尋心靈伴侶
主動陪產卻嚇壞!1年後表示「看到妳覺得噁」提離婚...老公進產房下場都不好?
「走出月子中心的第一天,我就已經死了」母親頭銜是種選擇,還是失去自我?
何如芸吐婚變心聲 淚曝父親哭著說「我本來以為你可以幸福」
「死也不想和他葬在一起!」為何日本銀髮族「死後離婚」逐年增?
3種最常見,妻子最易被氣到內傷的老公: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該怎麼相處?
結婚25年,愛也不會消失!陳安儀:有一種夫妻的愛情,比好朋友還交心
我兒子從小什麼都不用做…媳婦最不喜歡婆婆做的六件事
老婆發現他外遇後,不吵不鬧的對他說了一句:老公,謝謝你有了外遇!
不堪被長期霸凌 媳婦網上控訴「我的婆婆殺了我」!
祖父母找第二春 「老婚」不要「老昏」
白頭偕老很難?只要你能跨過破壞婚姻的這「五道坎」
唯一房產過戶給兒子後,老父親的結局是這樣...律師:即使是親生子女也不要挑戰人性
婚姻到底要如何維持?李偉文的忠告,給男人聽跟給女人聽的不同
沒有孩子的晚年將孤老終生?第一代「頂客族夫妻」現在後悔了嗎?
會像孝順媽媽一樣服伺老婆嗎? 劉墉另類觀點談「媽寶老公」
猜你喜歡
三歲前的重要營養素 2步驟養出最強寶寶
皮膚過敏兒小心休克 過動風險也大增
醫病天地/劇烈胸痛 孕婦主動脈剝離救回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李李仁:「對不起,我也會趕快長大」支持女兒做自己,成為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都在學習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劉墉給父母的一堂親子課:如何教出「哈佛碩士兒子」的自制力?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台灣青少年上網時間是運動的4倍 逾1成交網友
秋冬腸病毒比例仍緩升 當心幼兒嘔吐為腸胃炎
父照顧腸病毒女兒 沒洗手抽菸竟也染上腸病毒
影/男童膝蓋細小疹子 醫師提醒腸病毒冬天悄悄來
男嬰膝蓋細小疹子 醫:小心腸病毒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腸病毒傳染力強 父照顧小孩沒洗手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