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準備便當「飯菜混裝」? 7壞處威脅健康
兒童健康不容忽視,而飲食對於孩子的健康有正向發展。但現代人為了便利,習慣食用「飯菜混合」型態的餐點,如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等,恐引發孩童的學習及健康危機。
根據董氏基金會網路問卷調查發現,學校午餐餐盒準備,約有超過7成的家長,幫孩子準備的餐具是碗公或便當盒,其中有4成家長會多備一個碗給孩子裝湯;而幫孩子準備餐盤,或具分隔的便當盒,僅約2成。
究其原因,可能與方便攜帶、能吃飯速度快等有關。但,習慣將飯菜混一起用餐,對於孩子的飲食教育、健康等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影響1 不易了解食物分量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食物的分量、營養都與健康息息相關,若將各式料理盛裝在大碗中,除了難以得知各類食物分量之外,也難以評估孩子是否吃得營養均衡。
若能分開盛裝,就能利用「每餐飯菜肉體積比221」、「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等口訣,帶領孩子了解各類食物,及均衡比例的概念。
游麗惠指出,今年推出的台灣版「我的餐盤」,就是希望藉由餐盤圖示,讓大眾能輕鬆了解每餐食的食物種類、分量及比例,落實均衡飲食生活。而在小學午餐時間,家長若能夠替孩子準備餐盤,有助提升孩子認識食物分量與種類。
影響2 餐點外觀影響食慾
游麗惠進一步說明,影響食慾的其一關鍵是「食物外觀」。當原本美味又漂亮的菜色混合在一起時,大大降低美觀度,讓孩子失去從料理學習視覺美學的機會,且對孩子而言,「外觀」比「口味」更能影響食慾,唯有將「飯菜分離」才能讓餐點好看又好吃。
提醒家長,若無法改變孩子用大碗盛裝餐點的行為,也該建立良好的飲食觀念,利用現有的大碗,引導孩子擺盤能力:「飯一邊、菜一邊」,盡量維持料理原樣;並記得盛裝菜餚時,使用漏勺將多餘湯汁瀝乾,以避免吃下過多的湯汁拌飯。
影響3 失去認識食材的機會
國教署學務校安組組長林良慶表示,當各種食物混在一起,造成孩子無法一眼看出食材原貌,也吃不出食物原味,使得「飲食教育」逐漸走向失敗,造就孩子對食材產生陌生感,也影響了未來對食物的選擇。
每道料理在烹調時就已考量了其口感與味道,若混合一起,大大降低美味程度,如爽脆口感被湯汁浸濕,會變得軟爛等;此外,因不清楚料理有何食材,若餐點中有細骨魚刺等,也增加吞食風險。
林良慶說,學校營養午餐品質一直是政府努力方向,不僅食材來源經過層層把關與認證,菜單也都由營養師考量學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所設計,在營養與衛生前提下,多做變化並用心烹調讓餐點更加美味。若是能夠「菜飯分離」,不管是使用餐盤、分格的便當盒,都更能吃出料理所呈現出來的色香味。
影響4 影響使用筷子的技巧
林良慶觀察孩子在學校常使用的餐具發現,當食物放在大碗混在一起時,相較於拿筷子,多數孩子選擇方便性較高的湯匙,久而久之,失去了正確拿筷子的能力,且拿筷子和湯匙所使用的肌肉群不同,對行為發展上也有所差異。
隨著飲食西化、速食產業的崛起,會正確使用筷子的人和上一代相比已越來越少,而筷子是東方國家飲食文化的重要工具,若孩子不再使用筷子,可能也代表飲食文化正逐漸消失。
許惠玉進一步補充說明,學校午餐時間是實施健康飲食教育最佳時機,除了可加強飲食相關知識外,也可實際執行用餐禮儀,如一起開動、適當使用餐具等,更可透過與同儕間的共餐、打菜等互助合作提升飲食素養。
影響5 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
許惠玉表示,學校午餐菜色經過營養師設計,在烹調過程中會盡量降低油、糖、鹽,減少孩子攝取過多的熱量及調味料。但若使用大碗盛裝,將菜汁、肉汁等調味湯汁與飯混在一起,再加上使用湯匙挖食,無形中,將多餘的調味料通通吃下肚,長期下來影響健康,也不利口味培養。
影響6 養成「吃太快」壞習慣
當飯菜裝在大碗混在一起用湯匙吃,可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快進餐的速度,但需留意的是,「吃太快」所引起的健康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舜卿表示,日本研究發現,吃飯速度快的孩子與習慣慢慢用餐的孩子相比,過重與肥胖的比例較高、腰圍身高比大於0.5的風險明顯增加。
因吃飯速度太快,會讓大腦飽食中樞來不及接收飽足訊息,讓孩子在感覺到吃飽前就已經吃得過量,導致肥胖;部分孩子也容易有消化不良、胃脹氣等情形發生。
危機7 習慣「吃軟不吃硬」
飯菜混合的另一個問題是,若有菜色湯汁較多,易浸濕其他菜餚,當食物變得濕軟,會直接減少孩子「咀嚼」機會。趙舜卿指出,咀嚼可刺激唾液分泌、幫助消化,預防腸胃疾病發生外,還具有刺激腦部細胞、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和記憶力。另外,咀嚼也有按摩牙齦和清潔牙齒效果,有益牙周健康。
諮詢專家/國民健康署副署長 游麗惠、國教署學務校安組組長 林良慶、董氏基金會主任 許惠玉、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趙舜卿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當不得已結束婚姻,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婚前熱戀感不再,難道真的回不去了?
江宏傑遭爆曾罵「妳這個妓女」 福原愛心冷提離婚
妻子曾提留在歐洲 羅培德熱愛台灣斷然拒絕
網友求助「80歲婆婆外遇73歲男還變小四」怎麼辦?
美好婚姻靠彼此用心經營 心理師提醒:避免壓抑感情不健康!
婚姻育兒的關卡都是錢! 大A與藍白拖的婚姻告白:「孩子是婚姻殺手,但終究會成為加溫器。」
平淡的幸福、時刻將另一半掛在心上! 浩子與老婆牽手10年的秘訣:「肉麻的話要大方說出來」
「你媽沒教你削水果嗎?」婆婆言語暴力只能忍?韓國媳婦含淚體悟:別在第一次受暴時什麼都不做
都那麼大年紀了還折騰什麼?老年父母熟年離婚,該反對還是給祝福?
周渝民當全職爸爸心力交瘁!親自帶過小孩 才懂媽媽的困境
「你爸怎麼這麼帥」…爸爸走了16年,她還能說出滾燙的情話!
丈夫失去功能 「婆婆殺了我」名列10大情感教育事件
英國最長壽婚姻!100歲阿公跟「一見鍾情」阿嬤歡慶結婚80年
一有動靜樓下婆婆就登門!人妻一招克服 網友大嘆佩服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婚前婚後這樣做 主播夫妻檔得以邁入婚姻第20個年頭
母親拒讓兒住院逼喝湯藥 稱「瘀血隨大便排出」媳婦氣炸
結婚久了就沒有以前的浪漫?婚姻10大煩惱該如何解?
「婆婆殺了我」翻版?防媳如防賊 婆婆竟「蛋畫記號」怕被偷
容易外遇的三種男人!癌末妻悲痛控訴:15年婚姻,老公外遇豆漿千金拋家棄子
什麼時候開始,生不生孩子都痛苦?《未來媽媽》讓所有求子路上的女性不孤單
我們什麼時候適合步入婚姻?擁有「婚姻體質」的 5 個特徵,你具備了幾項?
《后翼棄兵》金句集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自己都經濟困難了,孝親費要不要給?來自家人的情緒勒索該如何應對
娶老婆來孝順自己爸媽?郭彥均:孝順外包就是不孝,父母要的不是兒子的女人
冰冷的夫妻關係,只剩小孩可聊?專家教5項溝通技巧助感情升溫
太有想法不行,沒有想法也不OK!為人媳婦最難當就是這五點!
猜你喜歡
江宏傑遭爆曾罵「妳這個妓女」 福原愛心冷提離婚
驚悚!女童觸電手指全燒黑 讓家中寶貝遠離插座黑洞危機
19歲男大生租屋被父母「裝監控」 曝恐怖經歷:不見人就狂call
陳鎮川生子/同婚收養難 海外代孕路漫長
網友求助「80歲婆婆外遇73歲男還變小四」怎麼辦?
國外代孕斥資數百萬 專家鼓勵國內開放預測花費金額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婚前熱戀感不再,難道真的回不去了?
婚姻育兒的關卡都是錢! 大A與藍白拖的婚姻告白:「孩子是婚姻殺手,但終究會成為加溫器。」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當不得已結束婚姻,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丈夫失去功能 「婆婆殺了我」名列10大情感教育事件
平淡的幸福、時刻將另一半掛在心上! 浩子與老婆牽手10年的秘訣:「肉麻的話要大方說出來」
腹瀉變多…疾管署憂學童群聚危機 原來酒精、乾洗手沒效
變性網紅人體試驗懷孕? 衛部氣炸喊「會要人命」將調查
「你媽沒教你削水果嗎?」婆婆言語暴力只能忍?韓國媳婦含淚體悟:別在第一次受暴時什麼都不做
變性網紅宣布懷孕 名醫:變性人若無子宮不可能懷孕
5年流產9次 新光醫院算好「良辰吉時」助38歲婦當媽
母仔細紀錄兒成長 兒童健康手冊竟成孩兒「救命冊」
妻子曾提留在歐洲 羅培德熱愛台灣斷然拒絕
陳鎮川生子/只能繼親收養 同婚收養無血緣小孩 何時開放?
罔腰亮出舊版媽媽手冊 婦幼醫院長:舊的發完會換新
美好婚姻靠彼此用心經營 心理師提醒:避免壓抑感情不健康!
都那麼大年紀了還折騰什麼?老年父母熟年離婚,該反對還是給祝福?
陳鎮川生子/非商業代孕立法 今年有譜
醫:男變女想子宮移植懷孕 天方夜譚
一有動靜樓下婆婆就登門!人妻一招克服 網友大嘆佩服
變性網紅懷孕網友驚呆 婦科醫學會籲:產檢醫師請加油
「你爸怎麼這麼帥」…爸爸走了16年,她還能說出滾燙的情話!
周渝民當全職爸爸心力交瘁!親自帶過小孩 才懂媽媽的困境
網紅罔腰懷孕? 檢:使用專供研究胚胎可能觸法
孕婦抽菸壞處多 專家建議嚼口香糖轉移注意力
變性網紅稱人體測試懷孕 衛局批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