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宣布委託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分析學童高度近視防治計畫結果,顯示透過每日戶外活動2小時、規律作息和搭配眼科診斷及治療,可以有效預防近視和度數加深,2年半減少學童近視180萬度。
台北市衛生局和教育局共同推動「105年學童高度近視防治計畫品質監測及個案追蹤管理」計畫,從102學年度起追蹤當年小二學童,除鼓勵走路上下學,下課教室淨空,多在外跑跳,家中要飲食均衡、睡眠充足,並由醫師提供免費視力診斷並治療,今年擴及小一到小六。
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劉影梅近3年協助市府分析計畫數據,表示102學年第一批參與檢查的2萬名二年級學童,約有36%近視,目前已升上小四,平均每年度數只增加26度,遠低於以往研究顯示每年會增加100到125度,「等於2年半來減少180萬度」,這項成果在國內外都十分難得。
該統計也顯示,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視力惡化的機會比完全不從事戶外活動的學童低3成,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惠川指出國內外研究資料,表示陽光會增加視網膜多巴胺分泌量,抑制眼軸伸長,視力有保護作用,可減緩近視的發生及度數惡化。
劉影梅表示,家長可減少接送,讓孩子走路上下學,周末假日全家戶外活動,一般來說早上6點半到晚上6點半都適合,但中午11點到2點建議戴太陽眼鏡或遮陽帽。
台北市今年第1波免費專業視力檢查自1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家中有國小一、三、四及六年級學童的家長,記得帶孩子持「護眼護照」(一、三、四年級)或「護眼卡」(六年級)至特約眼科醫療院所接受免費專業視力檢查,順便驗收連假後的護眼成果。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惠川表示,台灣是近視王國,孩子上小學後,小六已有6成學童近視,到高中畢業已達8成,大學畢業更高達9成,學童視力保健的公共衛生計畫刻不容緩,近視達600度屬於病理性近視,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和白內障容易找上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