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心理與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認為,引導孩子有顆正向快樂的心,是教養的基礎。心理學領域多用「幸福感」、「滿足感」來稱呼「快樂」這個概念,英文則多用”Wellbeing”這個單字。“being”這個單字一直給我很特別的感覺。我還在唸心輔所時,所上的教授們總是強調:人活著就是要充分地”being”,而不只是”doing”。對我來說,這句話代表著:我們應該要「享受人生」、而不只是「為生而活」。
因此,當我看到越來越多人用”Wellbeing”來形容「快樂」的時候,真是覺得再貼切不過了。這不正在告訴我們,「快樂」就是要充分享受自己所擁有的美好嗎?而「快樂」這件事情,對每一個學齡階段的孩子,更是無比重要。我們可以不用太花力氣去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因為遺傳智力早已占了主導因素),也可以不用花太多力氣去安排孩子的未來(因為他們要走的路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但是唯有「快樂」,是父母能帶著孩子去體驗、去探索、去創造的一種生活態度,也影響著孩子未來將如何看待他人生際遇的思維。在這種充滿變動的年代,「快樂」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釣竿。
然而,問題來了,雖然這「釣竿」看來是很明確,可要怎麼樣才能「送給」孩子呢?而我們又要怎麼判斷,孩子「擁有」這根釣竿呢?我認為對兒童來說,有兩個重要的元素:一是「遊戲」,二是「父母家人的陪伴」。換句話說,身旁有人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就是孩子們「快樂」的主要來源了。
在眾多的「遊戲」裡頭,我個人更偏好「玩沙」,並特別肯定「沙」對於穩定兒童情緒、增進表達與勇氣的功能。為什麼呢?我想先說一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神奇經驗。
2006年時,為了學習沙遊治療(在小沙盤上進行物件擺放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我選擇到勵馨基金會進行博士層級的諮商實習,跟著才剛回國沒多久的沙遊治療大師梁信惠博士學習。這種治療取向源自於心理分析師榮格的概念,認為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動療癒創傷的傾向;而「玩沙」這件事,即是用一種不需言語的過程,讓我們能同自己的潛意識對話,撫平內在的自我。
幾年前,我還住在台北市中心,過著上班通車、工作爆量的忙碌生活。某天,我的沙遊治療師正陪著我「玩沙」,當時我的心情莫名低落,本能地將淋得濕漉漉的沙盤推了出來,伸出雙手在沙面上胡亂比畫,接著我環顧空間裡擺放的小物件和小玩具,拎起了一間平房式的小木屋、好幾棵櫻花樹、還有一道道養雞的柵欄……我將這些物件在沙盤上擺呀放的,一邊左右移動腳步地彷彿自己是一個建造房子的藝術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最終在沙盤上擺出了一幅自然古厝、小橋流水的畫面。接著我站在自己的作品旁邊,用眼睛逐一掃過沙上的每一處角落,加上治療師從旁引導,心靈深處的感受隨著目光所及之變換,如同湧泉般一點一滴冒了出來,在眼角迸發成淚珠串串。
真是幹得好啊!不過就是玩個沙嘛!我的心靈卻起了大地震,煥然一新。在治療師陪著我「玩沙」的過程中,因為內在的想像有了「具象化」的機會,我重新找回了”being”的快樂。離開治療室後沒過多久,我就搬了家,從高樓林立的台北市中心,搬進了郊區小山丘上的低矮樓房。從此以後,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沙。我的書房裡擺了兩座沙盤箱子;只要遇上心中充滿糾結的時刻,我就會去摸沙、看沙、玩沙。透過與沙的接觸,我撫平了情緒、沈澱了自我,也更懂得覺察與表達。
因此我特別喜愛這次龐畢度中心規劃的工作坊內容(其實跟沙遊治療的過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只讓孩子們有充分玩沙的機會(其實家長們也玩得超開心的),亦促進親子之間交流、合作解決難題的機會。看著孩子們在引導下完成他們心目中的夢想沙堡時,那感覺真是十分美好呀!而另一邊的安藤忠雄工作坊,在遊戲之外,又加入了實質上的兒童邏輯思維的引導,對於正在培養抽象思考能力的孩子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元素。建議各位家長們也不要放棄這樣的機會,投進遊戲的世界,和孩子一起在”being”享受自我吧!
小小建築師 創藝沙雕&安藤忠雄工作坊
工作坊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5館 (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工作坊日期:2019/1/18 - 2019/4/7 (除夕休館)
(※ 2019/1/20-2019/2/10寒假期間之平日視為假日)
(※ 2019/1/19補班日視為假日)
工作坊場次:每日四場次,單場兩小時
場次A: 10:00-12:00 / 場次B: 12:00-14:00
場次C: 14:00-16:00 / 場次D: 16:00-18:00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