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含氟牙膏傷腎?教授揭氟是否致松果體鈣化、影響褪黑激素分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親子教養

滿嘴沒好話的孩子 正向看待負向氣質的個性

【圖.文/節錄自《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作者陳安儀/野人文化出版】

某個星期天,我在「媽媽PLAY」店裡幫忙,做完「黑糖地瓜司康」之後,大家一面享用剛出爐的司康餅、一面聊天,有位客人跟我們分享他們前一天去北海岸潮間帶玩的照片,以及超大顆的美味海膽餐。看到滿地亂爬的寄居蟹,我異常心動,決定選日不如撞日,立刻吆喝大家回家拿了換洗衣物,殺去北海岸!

沒想到,因為出發時間晚了,再加上路標不明顯,找路花了一點時間,到目的地時已經接近下午四點。偏偏天公不做美,正要下海玩的時候,竟開始下起雨來!當然,有我這個瘋狂媽媽領軍,孩子們還是淋著雨下海去撈魚、找寄居蟹,不亦樂乎;不過,玩了不到一小時,天色越來越暗,傾盆大雨開始落下,風也大了起來,大家只好上岸換上乾衣服,坐在涼亭裡欣賞海岸雨景。

眼看大雨不停,孩子們都有點失望,我們也不甘就此打道回府,於是又上車東繞西找,終於找到了朋友說的那家民宿。敲開了門,運氣還不錯,雖然已經沒有餐點,但新鮮海膽倒是還有!非常愛吃海鮮的我,第一次看到現剖的海膽,興奮異常,一嘗之下果然十分鮮美!晚上吃完海鮮大餐,我們才心滿意足地踏上歸途。

悲觀派與樂觀派

在大雨裡去海邊玩,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有趣的是,也可以從中看出孩子們的先天個性與氣質。大人們個性成熟,雖然天氣不好減了遊興,卻懂得忍耐,以免掃興,但孩子們不懂得這個道理,便出現了兩種類型:

一種就是不停抱怨的「悲觀派」。剛好我們同行的孩子中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不論到哪裡他都是先批評:

「這裡不好玩!」

「完了!下雨了!」

「我又不吃海膽,很無聊。」

種種令人掃興的言論,令大人聞言十分尷尬,他父母幾度忍不住出言責備他:「再這樣說,下次就不帶你出來了!」

另一種就是苦中作樂的「樂觀派」。我女兒就是這類小孩的代表,她看到下大雨了,仍很樂觀:

「沒關係,說不定一會兒就停了!」

而且隨時不放棄希望地詢問:

「媽媽,我們等一下還有機會下海去玩嗎?」

就連聽到要吃她沒從吃過的海膽也很開心:

「那等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活的海膽嗎?」

天生氣質是決定性因素::正向看待負向氣質

我以前一直以為,「樂觀」或「悲觀」和後天環境、教養有絕對的關係。後來在上了一些兒童心理學的課程、看了相關書籍之後才了解,原來一個人的「悲觀」、「樂觀」受天生氣質的影響,竟然比後天環境影響大得多!

我很幸運,我家女兒是屬於那種天生樂觀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比較討喜;然而,不可否認,有許多孩子就是所謂「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的那一類,天生喜歡批評、抱怨,對生活存有許多負面,甚至唱反調的看法。教養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辛苦,因為他們不容易討大人歡心,也不容易受到同儕歡迎。

熟悉教養書的父母可能知道,心理學專家將孩子的天生氣質分成「九」大面向:「活動量」、「規律性」、「反應閾」(敏感度)、「反應強度」、「適應性」(對環境的適應)、「趨避性」(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及「情緒本質」。

前面幾項比較容易懂,在此不多贅述。從嬰兒時期,每個孩子的不同就極為明顯。不過,對於「情緒本質」這個部分,我從前並沒有這麼大的體會,大概是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屬於「情緒本質正向」的孩子,天生容易感受到環境裡讓他舒服、愉快的事物,總是展露笑容、甜蜜開心,所以我沒有這種困擾。但是,隨著周遭認識的孩子增多,我發現屬於「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也不在少數。

這些孩子比較容易感受到環境中不愉快的部分,哭泣、發怒的時間居多,說出來話的總是沒一句好聽的,讓大人覺得他們難搞、麻煩,甚至讓父母覺得丟臉、尷尬、抓狂。

可是,這樣的孩子,他是天生氣質如此,並不是故意的。因此,無論妳的孩子屬於哪一種類型,大人唯一可以幫忙的就是:「正向地看待他的個性。」意思就是說,習慣吹毛求疵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很棒的評論家、發明家,只要我們要幫助他學習將「追求完美」的性格用在正途上,而不要把這樣的個性用在對付親密愛人或家人的身上即可。

另外,就是以同理心體諒他的抱怨,但要逐漸教導他用適宜的態度去面對,也就是建立規範。

對孩子也要有同理心,堅持原則,以不變應萬變

比方說,媽媽辛苦煮了飯,結果這個喜歡說難聽話的孩子一上桌,卻大剌剌地抱怨:

「我最討厭吃飯了,為什麼不煮麵?」

但是妳明明知道,如果你隔天煮的是麵,這個孩子一定又會說:

「我想吃飯,為什麼老是煮麵?」

那麼妳該怎麼辦呢?揍他一頓、不許他吃飯?然後把自己氣得半死?

或許妳可以試著說:

「喔!原來你今天不想吃飯(或麵)。」(先接納孩子獨特的感受)

「媽媽很樂意煮你想吃的食物,不過因為你沒有提前說,媽媽並不能保證天天合乎你的心意。那麼,你現在可以選擇吃或不吃。」(堅持該有的規範)

同理,孩子若是抱怨:「今天這裡好無聊!難玩死了!」

媽媽也可以不用動怒說:「不好玩就算了!那下次就不要再帶你出來玩了!」

而可以心平氣和地改說:「喔!你覺得今天不好玩。」(同理而非責罵。)

「媽媽也很希望今天是個好天氣,不過,天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雖然下大雨,但是媽媽還是很希望可以出來走走,才決定開車出來。你可以決定今天要不要玩得開心。不過,我們下一次可以找個好天氣再來玩一次。」(引導他思考如何解決他的負面情緒)

這類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孩子選了一個玩具,事後後悔了。

孩子:「我怎麼這麼倒楣,選了這麼爛的玩具!」

生氣的媽媽可能很容易脫口而出:「我花錢買給你還嫌,還給我!不准玩了!」不過事實上這樣並不能讓孩子體會到他口出惡言所造成的損害。

不如換個方法:

「看樣子,你現在不喜歡這個玩具了。」(「同理」孩子的心情)

「很可惜,媽媽花錢買玩具給你,本來是希望你開心。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機會可以更換了。等我們明年再買生日禮物時,你可以好好想一想,選一個不會讓自己後悔的禮物。」

我在作文班裡也常見到這樣的孩子:

「老師,妳的禮物好爛喔,都沒有我喜歡的!」

通常,我都會和顏悅色地說:

「啊!老師辛苦地準備小禮物,卻被你嫌棄,我很難過喔!不過,老師今天準備的小禮物就是這些,很抱歉沒有你喜歡的,但是你可以自由選擇要拿或不拿,都沒有關係!」

通常,我這些話一出口,孩子就會露出稍帶歉意的笑容,然後閉口不言,乖乖過來選禮物。因此,我發現這類孩子只是「習慣性挑剔」而已,並不見得是真的故意要藉此傷害對方的感情。所以,只要你換個態度來接受,他們就會改變態度。

如果,大人們能夠一方面展現對孩子的了解與接納,另一方面協助孩子體認生活中難免有不能盡如人意的事,那麼這類孩子就能自在地說出想法、抒發感受,不舒服的情緒就能得到紓解。

當然,面對這樣的孩子,即使用對方法,也未必能夠立竿見影。所以很多心理學專家建議:「溫柔的等待」、「用心而不期待的篤定」,是最好的藥方。孩子只有在被理解的情緒裡,才能夠覺察自己的特質,學習說抱歉,並逐步懂得關照別人的感受。

我想,親子間很多的衝突,經常都來自於不會處理「負向情緒」這個問題,尤其是當眾多子女中,有一個這樣個性的孩子時,爸媽就很容易有「偏心」狀況發生。這其實對於「負向情緒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因為他並不是故意這樣的。我自己在親身嘗試過幾次之後,也發現這樣的做法,是最容易做到、也最有效的一招,大家不妨試試!

教養 黑糖 地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