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相信父母說身體好」30歲獨女千字文寫下媽媽的秘密
8月中旬,杭州夏老師帶著父母長途旅行,母親在飛機上突然發病。後來在醫院才知道,母親這個病30多年來發過好幾次,父母卻一直沒告訴過她,主要是怕她擔心……慚愧自責的夏老師前天晚上給母親過完62歲生日,寫下兩千多字長文發在朋友圈感嘆:一定不要相信父母說身體很好之類的話,一定要每年帶著,不,盯著他們做一次體檢。(以下原文,略有刪減)
這個暑假,父母轉掉開了十幾年的飯店,正式退休,來杭州陪我。我這個80後獨生女,又開始了幸福的“啃老”生活。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更何況,我有兩個寶貝。我定了雲南之行,要帶父母開始他們幸福的退休生活。
但是,我們沒有到雲南。
是的,我們沒能到達雲南。因為在貴州經停的時候,我的母親,突然發病了。
用醫生的專業術語,不能用“突發”,而是“再發”。因為在她60多年的歲月裡,同樣的病情發生過四五次!但是這一切,在那天之前,我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
我們在黃果樹機場休息了30分鐘後,再次登機,預計兩個小時左右到達西雙版納。
母親打開零食袋,拿出葡萄剝著吃,我正低頭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飛機即將再次起飛。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奇怪的輕哼聲,我還沒注意到,隨即就是父親的喊聲:“怎麼了,怎麼了……”我猛然抬頭,我的母親已經側著身子,擠壓著向座椅背後歪斜……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我從沒見過母親這樣,也從沒親眼見過其他人這樣,我腦海中迅速閃過電視上似曾看過的情景,可是在那個瞬間,我沒有辦法進行任何定性,只剩下深深的恐懼感。
父親托住母親的頭,機艙狹窄,母親又是向著他歪斜,他完全被困在座位上。
我站了起來,大聲叫著:“空姐!來人哪!有沒有醫生!有沒有醫生!快來人……”
機艙躁動起來,我旁邊馬上有了空姐,我朝她叫:“飛機上有醫生嗎?飛機上有沒有配醫生!”
就在這時,身後一個男性的聲音:“怎麼了?”我回過頭,是一個40多的中年男人。
“我不知道!她剛剛吃了兩顆葡萄!她第一次坐飛機!”我盡量回憶著我所知道的可能因素。
他抽過座椅靠背上的方巾,迅速繞在食指和中指上,掰開母親的嘴,左右探尋了一下:“沒東西!快把她放倒!”
機艙太小,我們只能把母親放倒在座位下方,我跪在過道上,托著母親的頭。他問她問題,可是沒有一點反應。他掰開她的眼皮,我知道他在查看瞳孔。
我想起什麼:“她會不會噎住了,她吃了兩顆葡萄!”
那人伏下去,聽母親的胸口。“沒有!她有沒有什麼病史?”
“沒有!她一向很好的!”我搶著說。這是一直以來我所知道的答案。
這時,母親稍微動了一下。我趕緊握住她的手,喊她:“媽……媽……”她的眼睛慢慢張開。
那人又檢查了一下她的瞳孔,然後握住她的手,跟她說話:“阿姨,你能聽見我說話嗎?”
那人又跟母親說話:“阿姨,她是你什麼人?她是你什麼人?”
母親看向我,我摸摸她的額頭,等著她回答。
“我女兒……”
那一刻,我沒有眼淚。
真的,當你在極度恐懼之中時,你是沒有眼淚的。
母親入院檢查後我才知道,她的癲癇發過好幾次,那時候我要么在上學,要么已經到了杭州,他們怕我擔心,只說是低血糖,容易頭暈。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這幾十年來,父親為什麼不肯單獨離開家。總是說你媽去哪我就去哪,我去哪你媽都得跟著。
昨晚我聯繫到夏老師,她是杭州一所民辦教育機構的老師。
夏老師說,半個月前的這段經歷,讓她有了很多思考,一直想找個時間記錄下來,直到母親生日這天。“因為這不僅僅是我的疏忽,也是很多為人子女需要注意的事。”
“帶老人外出旅遊,一定要多考慮可能影響他們健康的因素,比如暑假就不適合,一是炎熱,二是哪裡排隊的人都多。”
“最重要的一點,請不要相信父母說的身體很好之類的話,特別是像我們這樣長年不在父母身邊的人。”夏老師說,“父母這一輩人,大多報喜不報憂,生怕造成子女的負擔。”
“一定要每年帶他們去做一次體檢,不對,是盯著他們體檢。我原來想的是旅遊回來好好帶他們體檢一下,其實完全把順序弄反了,應該先做體檢。”
原文出處:都市快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過年壓歲錢該給到幾歲?包多少也是一大學問!日本壓歲錢僅包700台幣,幫孩子討吉利
舅舅給外甥女「50億的大紅包」,媽媽看後嚇壞! 4原則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小S曾愛攀比,當媽後大轉變:絕對不拿孩子做比較,面對差異只有全力支持與鼓勵!
孩子黏上手機怎麼辦?從小培養其他興趣
王力宏推80歲父扛罪成爸寶 專家: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
孩子一直看電視怎麼辦?美國兒科醫學會教爸媽這5招
孩童上國小仍持續尿床 醫師建議接受評估
6歲以下兒虐比率增 衛福部:盼社區更雞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心理師傳授這幾招
忘了自己是如何長大?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的助力吧
開學了...麻麻別離開我
準公共化簽約期限到月底 現僅3成5保母加入
小孩變聰明? 小兒科醫師分享8招
2歲不會說話 共讀讓他語言大爆發
青少年憂鬱 專家:爸媽傾聽 一起解決問題
青少年憂鬱 7個有1個需求助專業
孩子傾向與開明爸媽談心 諮商師建議SOP
孩子憂鬱需求助時 傾向告訴這類型的爸媽
發展遲緩或大雞晚啼? 6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讓孩子自己做 展開無限的學習空間
兒少傷害致死 車禍居榜首
規範變多薪資福利變少 保母都說不想簽
托育補助契約書沒到 保母無約可簽
公文契約書都沒收到 托育政策上路首日上午無保母簽約
交通事故居兒少死因首位 三成五童坐機車沒戴安全帽
小孩沉默不語背後藏警訊 醫師籲:別錯過語言治療黃金期
晚起、遲到…手機可能成孩子身心發育頭號殺手
天天上演十八相送 孩子恐有分離焦慮症
逾3成家長不知如何談性 專家建議從交朋友聊起
兒少帳戶冷 社工:入不敷出存不起、怕影響福利資格
猜你喜歡
退休生活是一種修練!薇薇夫人:如果沒充分準備 面對的其實是一片荒原
該怎麼正確的染髮才能成功遮住白髮?染髮5大技巧大公開,跟著這樣做變年輕又自然美
婆婆確診媳婦狂噴酒精 小姑不滿反遭網反轟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只要1張椅子也能在家做運動 專家教心肺有氧訓練讓你抗疫又紓壓
口服玻尿酸能治關節炎、護膚抗老?教授揭一關鍵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夏天「5種食物」易造成食物中毒,高蛋白質食物也在內!如何吃才能吃得安全、健康?
不造成身體負擔又能有飽足感 營養師認證10種低卡零食清單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每天2杯美式小心頭痛、腹瀉! 營養師點名「6種人」注意:還會愈喝愈累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傳授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後山緩慢步調,磨出寬容慢活!54歲曹蘭移民台東當小農:不再用美肌拍照,活出真實自我
連日大雨下到快發霉!濕氣致病三階段…除濕NG行為、不同體質怎麼吃,大補帖完整收錄
「小滿」天氣漸炎熱 這樣吃這樣動幫你除溼又除熱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外婆快樂我們就快樂,兒孫陪伴89歲奶奶到處玩! 帶高齡者出遊牢記7撇步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北部粽、南部粽、雜糧粽…醫教心血管患者健康吃粽子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專家告訴你飲食情感是怎麼創造的
櫃姐愛美急減重 大量掉髮得不償失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營養師指4類人易成「人肉捕蚊燈」 3步驟快速止癢
喝對咖啡助減重、延壽!「8NG喝法」曝 做成甜點、晚上喝都不OK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 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如何改善三高問題?營養師傳授心法教三餐這樣吃
香蕉要選直的還是彎的?帶斑點香蕉還能吃?專家告訴你香蕉的好處/壞處有哪些
春天飲食清淡助排毒 營養師建議這5種蔬果可多吃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