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許耕榕醫師成為男性醫學界的「翹」楚,但他常向病人說,在學醫之前,他的專長是飛機引擎的維修,而飛機的流體力學原理,也讓他日後的顯微解剖「命根子」,帶來不少啟發。
許耕榕在自述生平時,往往是「最早修飛機,今日轉行修雞雞」為開頭。他表示,當年因為家貧無力負擔學費,決定投考軍校,幸運在初中畢業後獲得保送陸軍第一士校,畢業後在陸軍航空訓練中心擔任機工長,負責維修飛機和直升機,而且兼任部隊講授飛機原理的講師。
不過,由於青少年時期飽受鼻中膈彎曲所苦,許耕榕到處求醫未獲改善,因此興起學醫念頭。他說,當時父親對於他退伍後要重考大學一事,不但反對,反而要他「趕快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子最重要」。但他毅然全心投入聯考,終如願考上台大醫學系。
許耕榕說,由於他是軍校畢業才念醫科,比系上同學要大七歲,「有時因專心念書而忘了刮鬍子,常被誤認為學生家長呢!」
台大畢業後,許耕榕便投入泌尿科臨床研究。他說,孔子提到「食色,性也」,如果能戰勝飢餓與陽痿,應是人類最終目標;因此,他經常以老鼠做動物實驗,訓練顯微手術技巧,在赴美進修期間,也不時徹夜解剖捐贈大體的陰莖構造,「如同拆解飛機引擎般的抽絲剝繭」,這也是他在行醫之餘,至今仍難忘過去與同袍一起拆飛機的經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