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回溫濕氣重,養生首重袪濕健脾 4種天然食材助清熱理氣
穀雨作為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是這麼說的:「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意思就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霜雪終於徹底遠離了。
杜甫詩寫到:「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正是形容這種夜雨晝晴的風情。自此開始,豐沛的雨水使得浮萍大量繁衍,依隨河水漂浮而生,成為獨特景觀,鳴叫的斑鳩(一說為布穀鳥)似乎在催促著人們切莫怠惰,趁著春光明媚的日子,辛勤工作,才能收得百穀綿延。桑樹和麻樹上頭,也開始見到戴勝鳥,自然景緻在在提醒人們,時至暮春了。
日出穀雨茶,畫五毒驅毒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穀雨作為播種天,此時也是春茶的收成期。
因應冬蟄毒蟲的復甦,民間祈求農作物豐收,闔家老少平安,因此也會張貼「穀雨畫」,《青齊風俗記》提及:「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禳蟲毒。」或以五色彩圖剪五毒型態,貼在門楣,藉此驅走毒蟲災厄。
古代詩人特愛穀雨,不只是飄雨的美景令人流連,雨聲品茗也是一大特點。
「清茶素琴詩自成,品茶聽雨樂平生;滾滾紅塵多少事,都付南柯無跡尋。」一縷縷的輕煙在山谷間飛盪,一縷縷的茶香也在杯中縈繞,增添生活的閒適與情趣。
清明之前的採摘茶,稱為「明煎茶」,芽葉細嫩,茶味醇和;清明後、穀雨前的採摘茶,則稱「雨煎茶」,天清地明的茶葉水分飽滿,茶湯鮮濃;穀雨到立夏間的採摘茶,就稱作「穀雨茶」,又叫「二春茶」,此期的芽葉肥碩,茶香餘味悠長。
沏上一壺穀雨茶,令滿室充塞著幽幽茶香,坐臥悠閒,細細品啜,感受煙雨好春光。
穀雨陰沉沉,首重祛濕疏暢
曆書提到:「斗指癸為穀雨,言雨生百穀也。時必雨下降,百穀滋長之意,蓋本於此。」穀雨起,降雨增多,空間濕氣滯重,處於春夏之交的氣候,容易受到濕邪入侵,呼吸道過敏、脾胃毛病、筋骨、神經痛、失眠等疾,應運而生。
俗諺指出:「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綿綿濕雨一方面為農作物帶來滋養而豐收,像是春茶、梅果、牡丹、香椿等,另一方面卻也使得情志受到影響,心頭彷彿烏雲滿布,中醫學理說:「濕邪是萬病之源。」特別是在春夏轉變之際,早晚溫差漸大,此時,保持內外平衡就顯得相當重要。
飲食上首重脾胃祛濕 清熱解毒健脾理氣
《素問.保命全角論》說道:「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春天肝木旺盛,穀雨期間脾臟暢旺,依順四時養生的原則,飲食上首重脾胃祛濕,一來清熱解毒,二來健脾理氣,三來祛濕舒筋。以下列舉相關食材,彙整如下:
1.香椿:農曆三月三,正是香椿芽上市的節令菜,又稱作「樹上蔬菜」,俗諺說:「三月八,吃椿芽。」《本草綱目》記載:「香椿可以祛風解毒,椿葉可生髮,樗根疸。祛蛔蟲。」《唐本草》也寫到:「葉煮水,可以一洗瘡、疥、疽」,可說藥食兼用,具有健胃理氣、止瀉消炎等效用。
2.黃豆芽:味甘、性凉,入脾、大腸經,具有多種維生素,可預防心血管硬化、調節膽固醇,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等功效。
3.馬齒莧:甘、酸、涼,歸肝、大腸、膀胱經,又名長命草、五行草,《新修本草》記載:「主諸腫瘤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用汗洗唇,面瘡。」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除濕、帶下癰腫惡瘡等症。
4.桑葚:性寒、味甘、酸,歸心、肝、腎經,又名桑果、桑棗,汁濃似蜜,香甜可口,營養價值極高,可食用亦可入藥,可預防血管硬化、皮膚老化,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補肝益腎、緩解眼睛疲勞,提升免疫力等功用。
循令食.家の味
♦ 薑絲椒芽湯
食材:紅椒一顆、黃豆芽五十克、薑絲、麻油、白醋、食鹽、太白粉各適量作法:
1.黃豆芽洗淨、紅椒切成小塊,備用。
2.油鍋預熱,黃豆芽入鍋煸炒,倒入白醋炒至八分熟,起鍋,備用。
3.取鍋加水和雞湯,放入薑絲,待煮沸後加入紅椒,再放入炒好的黃豆芽、適量調味料,燉煮三分鐘。最後,調入太白粉勾芡,淋上麻油,即成。
♦ 韭陽鹹粥
食材:韭菜三十克、梗米五十克、鹽適量作法:
1.韭菜洗淨、切段,備用。粳米洗淨,備用。
2.取陶鍋,加入適量水,放入梗米和韭菜一同熬煮。
3.待熟爛後,調味即成。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循令食 家の味:24節氣歲時紀》
作者:陳品洋
出版社:博思智庫
出版日期:2021/02/04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今天「立夏」生活有禁忌?專家報四字秘訣給你知
年過50易營養失調 這樣吃補足「5缺」減少肌肉流失
名中醫的四季養生法:秋白、冬黑、春綠、夏紅...這樣吃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春天養肝好時節早睡少吃酸!春天常見疾病與如何緩解治療?
睡不好,可能跟你吃的東西有關!科學實證5個可以助眠的食物
白髮不一定要染黑才好看!日本設計師教你微白、半白、全白的造型及整理技巧
走路散步可以當運動嗎?想預防肌少症,醫建議勤做「3件事」
發炎、自由基不平衡加速身體老化 研究建議避免3大危險因子
春天養肝四原則 多吃這些綠色食物助排毒
「驚蟄」必知5保健關鍵! 養生以「肝」為先,宜多吃清淡食物
如何讓大腦老得慢?科學實證減緩大腦老化5方法,改變刷牙方式很關鍵!
節氣「雨水」宜養肝護胃 養生做好4件事增強抵抗力!
常楓睡夢中辭世/98歲長壽秘方 戒菸癮、吃得清淡
手腳冰冷發麻怎麼辦?專家教做抬膝拉筋3運動,鍛鍊下肢肌力暖身體
今年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養生先養腎!做好9件事,教你保陰潛陽固陽氣
元氣一日線上課程 教你增加抗寒力與免疫力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最冷節氣「小寒」宜溫補!養生注意三細節,教你不同體質如何進補
台灣邁向衰老 九成民眾認為社會對超高齡「準備不足」
「我還沒要等死,身體、腦筋都還在動」!102歲孫立德,長壽秘訣就是盡力避免2件事
秋天重滋陰潤肺! 中醫師告訴你「該做什麼、該吃什麼」
毛病一堆小心是代謝差!中醫教4原則改善,薑黃有助調節
睡前也要有「儀式感」!雙腿泡熱水、看小說...名作家的「安眠10大撇步」,讓你一夜好眠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因時養生,從一天7個「黃金時間」做起!預防醫學名醫教你,打造不易失眠、生病的體質
「白露」抗秋燥防病毒 多吃這幾種白色食物養肺
秋老虎來了!「處暑」養生潤肺防秋燥,飲食忌辛辣宜多酸
立秋之後出現這種“困倦”,小心是中風先兆! 別再用「秋乏」糊弄自己
汗流太多易增心臟負擔!醫授「夏季6個養心術」:愛賴床、愛生氣要當心
丹麥老年研究中心:臉看起來年輕,真的較長壽!怎麼做才能逆轉老化?
猜你喜歡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傳授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保健食品吃了一個月感覺沒效該放棄嗎?專業醫師說這樣吃才看得出效果
「酪梨」不只可減肥,還是「天然防皺霜」!預防醫學名醫教你4大「養肌飲食」吃出好氣色
不想做家事就故意摔破碗 夫無奈控「婚前不是這樣的」
立夏後如遇梅雨季遲來,天氣濕熱食慾不振!中醫建議蓮藕食療 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功效
有片|清冠一號使用以及匡列、確診懶人包一次報你知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
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有片|擔心「肌少症」纏身嗎?五個居家阻力運動遠離肌少症
如何改善三高問題?營養師傳授心法教三餐這樣吃
喝對咖啡助減重、延壽!「8NG喝法」曝 做成甜點、晚上喝都不OK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牛初乳能提升免疫力嗎?研究牛初乳的專家這麼說
背痛吃B1、助眠吃B12... 藥師親授「B群挑選法」:該吃哪種、劑量多少一次告訴你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運動好處顯著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5種水果」放冰箱照樣壞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健身!增肌減脂、補蛋白質良伴的「即食雞胸肉」,你愛哪一味?
缺鋅有哪些症狀?營養師教如何補鋅 每天吃多少才正常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有片|葡萄皮白白的是農藥嗎?營養師教你吃甚麼顏色的葡萄最健康
香蕉要選直的還是彎的?帶斑點香蕉還能吃?專家告訴你香蕉的好處/壞處有哪些
「這道菜」適合早上空腹時品嚐 心血管疾病患者去除脂肪後再吃
清淡就是最養生飲食法?更年期女性要適量吃紅肉
今天「立夏」生活有禁忌?專家報四字秘訣給你知
香蕉皮能助減肥?最新研究:此品種內含果膠可有效降低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