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早個幾年,這根本不會是問題,現在卻不得不懷疑是自己判斷力變差了,還是認知功能出狀況。
找不到眼前的東西,有可能是「視野變狹窄」的緣故。這裡所說的「視野」,並非「物理視野」(凡眼睛可見範圍,包含隱約可見都算),而是指「有效視野」。所謂「有效視野」,是指眼睛看向正前方,頭部和眼球固定不動的狀況下,所能見的空間範圍。當我們的「有效視野」變狹窄,眼睛即使看到物體,也未必能清楚辨識物體內容,因此無從預測此物體接下來的可能變化。例如:如果辨識到左前方有隻貓,就能做好牠隨時可能竄出的心理準備,或看見右前方有個棄置的塑膠袋,就會預測它可能會被風吹跑。
這裡教大家一個自行測試「有效視野」的簡單方法。眼睛茫然地看著前方,能夠看清楚並把握物體內容的範圍,就是你的有效視野。年輕人大約是上下方向各二十度、左右方向各三十度,隨著年齡漸增,範圍會縮小。
雖然年齡和認知功能都會影響有效視野,但若能平日經常刻意擴展視野,就能夠保持「有效視野」不限縮。上了年紀的特權,就是享有不受外界打擾的清靜時光,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專注某項興趣嗜好。不過,凡事有利有弊,享受一個人的好時光,往往造成有效視野日漸狹窄,找東西愈來愈不靈光。
因此,首先要認知到「自己的有效視野會變小」的事實,然後比過去退一步來欣賞看慣的風景,就會發現映入眼簾的範圍擴大了。這樣的認知與調整,可協助維持有效視野。
另外,擴展有效視野也可以加強訓練。方法是直視正前方,固定視覺焦點,盡量辨識上下左右方向的遠處有何物。看風景或文字皆可。
比方說,向正前方伸出一隻手臂,豎起大拇指,凝視大拇指;眼睛和頭部完全固定不動,辨識大拇指前方,以及上下左右各方向分別有何物。相信你會發現,自己的辨識能力遠不及自以為的好。
一天一次,一次三分鐘左右,持續進行「擴展有效視野」的自我訓練。只是確認自己每天的有效視野,都會有所幫助。若是搭捷運,在公共場合不方便伸出手臂時,可將站在前方的乘客後腦勺,或車廂裡的吊環作為凝視的中心點看出去。
簡單的小訓練便可維持有效視野,對於預防視覺的認知功能衰退也有幫助,值得持續訓練。
※ 本文摘自《好好變老:自在享受55個身心靈的微變化》。
《好好變老:自在享受55個身心靈的微變化》
作者:平松類
譯者:胡慧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15
《好好變老:自在享受55個身心靈的微變化》書封。
圖/時報出版提供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大年初四迎財神!觸犯「禁忌」小心窮整年 訣竅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