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秋季的特點是天氣乾燥,逐漸轉向晝熱夜涼。時序進入台灣秋季,氣候由夏季的悶濕鬱熱轉變成相對乾燥,這個時期人的汗液蒸發快,依照傳統養生觀點,秋季最容易受到傷害的臟器是肺。
在這樣的時令更迭變化中,民眾常出現鼻腔乾燥不適、流鼻血、咽喉乾燥、遇風咽喉癢、乾咳不適、皮膚乾燥脫屑、搔癢不止等症。
在中醫認知中,這樣的環境下,易造成因乾燥而導致症狀加重,甚至造成各種過敏性疾病發作。
「肺」除了解剖學中的功能以外,按照中醫說法,其他包括體外的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例如皮膚、毛髮、鼻腔、氣管等都屬於中醫「肺」的範疇。
肺臟是一個易傷害的臟器,民眾常在秋天有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無法解渴,皮膚乾燥脫屑,乳液再怎樣勤勞的擦還是一樣乾燥,這就是肺受到燥的傷害。
養肺的中藥及食材都很多,常見中藥如: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都很常被拿來滋養肺陰。食物中如:梨、銀耳、甘蔗、荸薺、枇杷等,也都能清肺潤燥。
其中,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但梨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寒咳,或者腸胃虛寒、嘔吐便溏者不宜生吃。中醫師建議可以將梨子(粗梨大者一顆為佳)切丁後,搭配西洋參6g、麥門冬6g、沙參6g、玉竹6g、川貝6g、枸杞5g、紅棗4顆。加二公升水,隔水加熱後燉成秋梨湯,一家老小皆可飲用。另外,也可用銀耳3朵、蓮子20g、乾百合20g、冰糖100g、枸杞10g,加清水燉煮成百合蓮子銀耳湯,這也是一道養陰潤肺的好甜點。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明憲指出,除了藥膳,秋季養生始終要從生活習慣著手。在乾燥時節,平時除了足夠的水分補充之外,還需要早睡早起勤運動。然而從中醫觀點,因溫差劇烈,故仍須適度的選擇適當衣服穿著,尤其以「洋蔥式」,容易穿脫增減的服裝為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