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臺北醫學大學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醫師 陳玉娟】
今年從清明過後雖然還有低於十五度的氣候,但是日夜的溫差大於十度,氣候變遷已經讓四季如春的寶島開始四季分明了。
大部分的人對這樣的變化,還沒有調適過來,衣服更是不知道怎麼穿,所以四月中以後,門診已經陸續收到中暑的病患了。
中暑是指人在高溫或濕度高的環境下,引起身體高熱、頭暈頭痛、噁心、心悸、出汗、口乾飲不解渴,嚴重時會昏迷、抽搐;在台灣因為濕氣重,所以多會伴隨腸胃不適,胃口差、小便減少、倦怠。
中暑好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及五歲以下的幼童、長時間室內工作不易汗出的上班族、時常熬夜的人。主要是因為體虛感受暑熱後身體的體溫調節師常引起,所以在醫學上防治方法都是盡量休息,保持環境舒適涼爽,輸液補充或使用普拿疼類鎮痛解熱從神經中樞降溫。
中國是以農立國,早在東漢張仲景時代就對中暑有充分的描述跟處置,除了分證型看是陰證、陽證分別有生脈散、清暑益氣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治療以外,還有提出「刮痧」的外治法,迅速協助身體末梢血管擴張,協助散熱。刮痧雖然簡便,但是必須注意使用平滑的器具,千萬不要銅板拿起來就刮;另外要選用適當的潤滑油膏;最後是刮的時候要順同一方向刮,不要在患處來回刮,不然很容易受傷。
除此之外,傳統醫學科針對時令推出客製化益氣消暑的湯包,不論考生、上班族或勞力工作者,暴露在濕熱的天氣前後,都可以利用湯包補充元氣、消暑解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