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許多民眾會進補。中醫提醒,每年都有民眾「補錯」或「補過頭」,甚至造成便祕一週,就醫後才恍然大悟,建議進補的民眾要多注意,以免適得其反。
桃園市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宗政今天受訪表示,中醫有所謂「秋收冬藏」,入冬吃藥膳進補是為冬天及隔年準備,著重養腎補血氣、強筋骨。曾有體質燥熱患者,因食用太多溫熱藥膳造成嚴重便祕,一週後就醫才知道是補過頭。此外,如果出現口乾舌燥、舌紅、身體發熱、睡不好、臉長痘子,也有可能是補過頭的情況。
陳宗政表示,進補大致分溫補、平補和涼補,需搭配個人體質調配,一般薑母鴨和羊肉爐較溫熱,燥熱體質食用時應減量或減少次數。坊間販售藥包常見的十全大補湯、八珍湯雖屬溫補,但選購時仍應注意藥材品質及成分比例,建議透過醫院醫師診斷或開立處方較有保障。
陳宗政也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正值月經期間,應在月事後量少才可開始進補。懷孕婦女在初期3個月或懷孕後期應少吃,同時最好先徵詢醫師意見。一般民眾如果有感冒、咳嗽、鼻過敏等「外症」,建議先不要進補,才不會適得其反。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