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光靠吃的能在8周內改善關節炎?專家推最強抗發炎飲食

研究揭示:抗發炎飲食8週內可改善關節炎?專家推薦「這樣吃」最有效。圖/AI生成
研究揭示:抗發炎飲食8週內可改善關節炎?專家推薦「這樣吃」最有效。圖/AI生成

聽健康

00:00/00:00

關節炎已成為全球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每五人就有一人深受關節疼痛與僵硬困擾。史丹佛大學免疫與風濕科專家Tamiko Katsumoto醫師指出,現代飲食中高度加工食品與易致炎成分,已逐漸取代「吸菸」成為慢性病最主要的誘因之一。過度的發炎反應不僅會影響關節,也可能連帶提高癌症、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風險。

關節炎無法根治,但症狀可逆轉?專家:飲食比你想像中更有力量

在與ZOE Health的節目對談中,Katsumoto醫師提到,許多患者誤以為關節炎一旦開始便無力改變,但研究顯示這並非事實。她表示,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明顯減少疼痛、腫脹,甚至改善活動度。她強調:「最大的迷思,就是認為關節炎沒有辦法靠自己做什麼來改變。」

最新臨床試驗:八週抗發炎飲食,炎症指標大幅下降

歐洲團隊進行的「Plants for Joints」隨機對照研究,引起風濕科領域高度關注。研究將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接受以植物為主的全面生活介入(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睡眠等),另一組則維持一般標準治療。

僅8週後,介入組患者在關節腫痛、發炎指標(CRP)、自覺症狀等項目均出現「顯著改善」,16週效果更明顯。研究團隊分析後認為,這些變化最主要來自「飲食」。

醫師推薦最強抗發炎飲食:藍區飲食模式

Katsumoto醫師指出,若要選擇對關節最友善的飲食,藍區飲食是她心目中的第一名。藍區是全球長壽人口最多的地區,其飲食以「植物為核心」:豆類、全穀、堅果、蔬果、種子、海鮮為主,紅肉與乳製品攝取極低。她表示,這種飲食能有效降低全身性炎症,對關節特別有益。

哪些食物最能「關節減炎」?專家點名:十字花科蔬菜第一名

她強調,像是綠花椰菜、羽衣甘藍、花椰菜及深綠葉菜,富含抗氧化與調節肝臟解毒的營養素,是能幫助身體排除環境毒素的重要食物。此外,她也推薦富含Omega-3的小型深海魚類(如沙丁魚、鯖魚),能降低關節炎症,但建議避免大型魚,以免重金屬累積。另外還有,高纖維、高蛋白又富含Omega-3的奇亞籽與亞麻籽,是她每天必吃的「完美食物」。最後是豆類、扁豆、全穀類作為主要蛋白與碳水來源,可降低體內促炎反應。

理想的抗發炎餐盤長什麼樣?醫師給出簡單原則

她建議的「減炎餐盤」包含三大要素。第一,一半滿滿的高品質蔬菜與少量水果;第二,四分之一為植物蛋白,如豆類、豆腐、扁豆;第三,剩下四分之一是全穀,如藜麥、糙米或法羅麥。目標是讓每一餐都能降低體內發炎負荷,同時維持血糖穩定。

發炎為何會引發關節炎?醫師:是免疫系統的誤攻

發炎原本是身體用來修復、對抗細菌和病毒的自然反應。然而,當這個反應變得「慢性化」,免疫系統可能開始攻擊自身組織。類風濕性關節炎便是典型例子,免疫細胞誤把關節膜當成外敵,引起腫脹與疼痛;退化性關節炎則與老化、代謝問題與體重都有關。

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飲食改善,患者依然能過好生活

Katsumoto 醫師強調,關節炎並不是無解的疾病。遵循抗發炎飲食、維持活動量、降低壓力、睡眠充足,常常能讓患者在數週內感受到改善。對許多人而言,減輕疼痛、增加活動能力,便能重新掌握生活節奏。

退化性關節炎 飲食 抗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高蛋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