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吃人造肉?數據顯示有95%客群不是素食者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NPD Group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月,購買人造肉漢堡的消費者中約有95%的人也吃肉。這說明,人造肉的客群並不侷限於素食者!
人造肉絕對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性食品,在美國2家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超越肉類)」與「Impossible Food(不可能食品)」推動下,以植物性蛋白為原料的人造肉品正走入主流市場。夯到不行的人造肉更受到投資者的喜愛,比爾蓋茨、李嘉誠等都參與投資;Beyond Meat於2019年5月掛牌上市時,首日盤中飆逾190%,創下全美近20年來的紀錄。
受到投資者歡迎的人造肉,消費者會買單嗎?究竟,人造肉市場的主要客群是誰?
人造肉客群除了素食者還有誰?
聽到人造肉以植物性蛋白為原料,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素肉」。的確,以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植物性原料混合製成的擬真人造肉是素肉無誤,但市場調查公司「NPD Group」的分析師指出,儘管素食主義者為美國植物基市場的成長做出了貢獻,但這群人只佔了美國人口的2~6%,不可能作為推動市場的助力。在英國,素食主義者雖然仍呈快速成長,但是也只佔據總人口的1.16~3%。
根據NPD Group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月,購買人造肉漢堡的消費者中約有95%的人也吃肉。這說明,人造肉的客群並不侷限於素食者!近年來,歐美一些餐廳開始提供人造肉食品,尤其是在速食中,將人造肉運用於漢堡、炸雞的品牌越來越多,也進一步炒作起更多熱潮!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這些餐廳共賣出2.28億份人造肉漢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無可否認,人造肉風潮引來許多好奇的人嘗鮮,但這95%購買人造肉的非素食者中,也有人是來尋求替代方案的。
除了口感外,消費者選擇人造肉,因為它更健康、環保與人道?
美國老牌研調公司「DA Davidson」分析師Brian Holland指出,在美國約有50%購買過植物奶的人同樣對人造肉感興趣,但與牛奶相比,正尋找動物肉替代方案的人更少。這是因為飲用植物奶的人很大比例是患有「乳糖不耐症」,植物奶成為他們的替代解方,有12%的人每週會購買一到多次,佔整體銷量的62%。但人造肉的市場缺乏這群「必須、或只能」食用人造肉的客群來穩定且持續消費。
2017年,市調公司Mintel曾針對美國民眾對於選擇植物性產品的原因作出研究,儘管52%的人仍然視「口感」為選擇的主因,但是也有人選擇植物性產品,是因為認為它更健康、更環保、更人道,分別佔據39%、13%與11%。2018年,Mintel的分析師Patty Johnson進一步透露,會購買肉類替代品的消費者很在意標示的成分列表,他們想要以蔬菜為基礎的可識別成分,而且擬真的人造肉產品更受市場的歡迎。
關心環境、動物福利議題的人正在尋找替代品
綜上所述,人造肉的主要消費者包括下列幾種:
一、過去曾經吃過肉的素食主義者:大多數的素食主義者都是從小吃肉長大的,不含任何動物成分,且口感與記憶中肉類相符的植物性人造肉成為這群素食者的肉類替代品。二、追究更健康飲食的人:根據Mintel的研究,近60%的美國民眾表示想少吃一點肉,人造肉為這群人提供了新選擇,這些人認為人造肉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是更優質的蛋白來源。但是也有營養師出面駁斥這樣的論述,認為人造肉本質是加工食品,並不代表比較健康。
三、關注環境與動物福利議題:大規模畜牧業被認為是引起全球暖化的的元兇之一,此外工業化養殖之下,動物也常爆出虐待等醜聞。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需要畜牧,甚至不需要養殖動物的人造肉似乎成為了更好的可能,這也成為人造肉公司最常使用的營銷手段,宣稱「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減少了碳排放」等來銷售產品,但是一些科學家對於這是否屬實,保持謹慎的態度。
美國頂尖的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預測,2040年人造肉將會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其中基於植物性蛋白的替代品將佔25%。眼下雖然許多速食品牌如漢堡王、肯德基都推出人造肉產品,但這其實是呼應整體環境的風潮而推出,當這股風潮退去,消費者對於人造肉的熱情與好奇能維持多久,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延伸閱讀
▶人造「肉」、花椰菜「米」、植物「奶」?美國阿肯色州立法規定命名不得令人混淆
參考資料
▶Quick Service Burger Buyers Mix It Up Between Plant-Based and Beef
▶Beyond Meat Falls As Analyst Says Fake-Meat Demand Overhyped
▶How to Make Meat Alternatives Consumers Want
▶Beyond Meat uses climate change to market fake meat substitutes. Scientists are cautious
▶TASTE IS THE TOP REASON US CONSUMERS EAT PLANT-BASED PROTEINS
▶What do consumers really think of meat alternatives?

食力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
「報真導正」四個字,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
官網:http://www.foodnext.net/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next.net/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對男性影響明顯!研究:常喝濃縮咖啡可能使總膽固醇升高
5大慢性病族群吃得對動得好,養生不養病!復健科醫師教你用1把椅子學5個居家運動
食物放冷凍就不會壞?剩菜放涼才能冰?萬用保鮮膜?營養師帶你破解「食物保存」的5個迷思
愈臭愈好吃?榴槤「4大意想不到好處」曝 1類人別狂嗑
免疫力太強也傷身?營養師教這樣吃,維持「剛剛好就好」的正常免疫力
鴻時代/用廚房取代藥房 抗疫與美味的關係
「生酮飲食」是什麼?與斷食有關嗎?營養師告訴你該怎麼健康吃及飲食的注意事項
天熱沒胃口、吃不下!別再吃冰了,營養師推薦消暑5食材,「辣椒」居然是第一名
「聽說」吃米飯容易胖、燕麥可以降膽固醇?營養師一次破解4大穀物迷思
喝檸檬水消暑、美白小心胖一圈! 營養師曝「3大陷阱」:維生素C也輸了
雞蛋的品質真能從等級標章看出來嗎?專家這麼說
常熬夜、失眠是「睡前拖延症」?營養師推薦2類助眠食物+改掉易影響睡眠的4個壞習慣
女性愛吃這些食物恐讓子宮老超快!專家認證「養宮暖血食物」降婦科病
喝酒=喝油!營養師公開「20款調酒熱量」排行,看完你還敢貪杯?
火龍果抗氧化、維持腸道健康!4招挑對美味火龍果
吃素或乳糖不耐症該怎麼補鈣?營養師解答
舒緩喉嚨痛與咳嗽、補充體力 營養師盤點蜂蜜7好處
影/主廚公開高麗菜正確切法:受熱均勻、保留口感
吃豬腳、魚皮補充膠原蛋白,誤會大了!營養師告訴你「膠質」、「膠原蛋白」差在哪
餐廳裡的和牛是天然的還是加工的?毒物專家教分辨注脂肉與重組肉,這些疾病患者要少吃
說食依舊/迎接雨後春筍----四季筍之味
自認吃得健康卻缺乏多樣性?專家:每周需吃30種植物
百香果纖維含量超高,吃2顆就能獲得3.2克膳食纖維!但「1功能」不好民眾要少吃
不只愛文還有10種芒果也超讚,長黑斑還可以吃?專家教怎麼挑選、儲存方式及營養成分一次看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端午粽缺膳食纖維 營養師建議加藜麥入粽
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粿粽、鹼粽、豆沙粽...「粽」合比一比 營養師帶你認識5種常見粽子
端午吃粽應景熱量爆表 1餐2顆吃過多恐需跑醫院
肉粽1顆熱量直逼便當 營養師籲搭配4蔬果更均衡
端午節吃粽子熱量爆表?營養師提示3重點,不怕收假增三高又變肥
猜你喜歡
對男性影響明顯!研究:常喝濃縮咖啡可能使總膽固醇升高
食物放冷凍就不會壞?剩菜放涼才能冰?萬用保鮮膜?營養師帶你破解「食物保存」的5個迷思
滿櫃沒撕標籤的新衣,「她一直在等女兒回家」…台版遺物整理師:在世時就該和解,別讓愛有遺憾
婆媽教戰把剛進門媳婦「壓落底」手法 人妻霸氣飛踢對上
魚油清血管、魚肝油顧眼睛,放冰箱比較不會壞?最好的保存方式其實是...
愈臭愈好吃?榴槤「4大意想不到好處」曝 1類人別狂嗑
婆婆心寒…兒買房只幫出100萬被嫌少 媳婦怒控:霸占公公遺產
留房給兒女,卻吵著分產怎麼辦?律師:生前預立遺囑 指定繼承人少紛爭!
一周吃十幾個便當不胖也怪!醫師外食3招 8個月剷19公斤
小暑節氣開始濕熱!養生重養脾胃,常按3穴道助滋陰降火,調和氣血
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醫師提醒小心已對2物質上癮
天熱雞蛋易壞!營養師揪「3動作沒做」恐吃到臭雞蛋,嚴重會致命
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最新研究:β-胡蘿蔔素、維他命E有害,綜合維他命無益
抗癌準備/朱俐靜罹癌病逝,生前就將「這些事」交代給家人
媳婦想留停,婆婆回說:兒子一人賺錢很可憐! 小姑一句話點醒她,避免成為自己也討厭的惡婆婆
照顧失智父母,「3個法律觀念」照顧者不可不知!
夏季吃冰消暑退火 濕氣反而更排不出!?中醫師教祛濕3招自我保健
月薪七萬不敢結婚生子 八年級女嘆「權利被時代剝奪」
職場遇5種同事讓人受不了! 推卸責任又愛裝忙最討厭
林志玲的優雅之道:與時光共處,優雅到老!從容面對時間與青春,不要做一個被年齡支配的女人
免疫力太強也傷身?營養師教這樣吃,維持「剛剛好就好」的正常免疫力
湯姆漢克護妻對粉絲爆粗口!這位好萊塢老好人的30年愛情故事,幸福甜蜜靠4秘訣
「聽說」吃米飯容易胖、燕麥可以降膽固醇?營養師一次破解4大穀物迷思
女友每天顧孩只拿2萬薪水 男抱怨花錢反遭網酸:你好意思!
婆婆囤積症「蟑螂上餐桌」媳好崩潰 網友:我媽連擦過濕紙巾都留
有片|一週七天重訓搭配有氧,多元活動加速減脂!
最常被誤解的情緒,「焦慮」其實對人生有益!心理學教授教你善用焦慮情緒的2種力量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那每一條路都可以!借鏡人生領域的三個Role Model,拼湊自己的未來藍圖
百香果纖維含量超高,吃2顆就能獲得3.2克膳食纖維!但「1功能」不好民眾要少吃
想留房給孩子,該不該先過戶? 律師教你節稅有眉角
有片|確診後遺症好可怕!腦霧該怎麼辦?營養師經驗談讓你不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