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專題報導】
今年中秋逢餿油劫難遍及全台,贈送糕餅禮盒的人驟降,許多民眾改送水果較健康,家家戶戶可能因此收到不少的柚子,卻煩惱不知該怎麼辦,或怕放久壞掉。營養師表示,柚子耐放,不必急著吃完,但也別一次吃太多,尤其有心血管疾病或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應注意柚子和藥物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
郵政醫院資深營養師黃淑惠說,柚子不易壞,只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即可,果皮雖會萎縮,但內部的果肉放兩、三個月通常不成問題,可以慢慢享用。
想讓柚子有不一樣的風味,也可以試著自製果醬或果醋保存,或調製柚子茶或果醋飲品,甚至也可以稍作調味,讓柚子搖身一變成為清爽的火鍋沾醬。
黃淑惠說,柚子是當季水果,水分多且富含維他命C和纖維,具有幫助消化、去油解膩之效;但她提醒,每人一天最好吃兩份不同種類的水果,不宜把柚子當做每天唯一的水果來源,而且柚子一天最多半個就好,以免容易脹氣、腸胃不適。
另外,消化不良、腎功能不好的人,更不宜大吃柚子。黃淑惠解釋,柚子酸酸甜甜的,下肚後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不好的人不宜吃多。此外,柚子是高鉀水果,也不適合腎功能不好的人。
陳文雯說,柚子和葡萄柚都含有「呋喃香豆素」,它會抑制藥物代謝,延長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間接產生「藥物過量」效果。由於這種效果因個人體質不同而產生程度不等的不舒服症狀,持續效果短則2、3小時,長則達到2、3天不等。
由於不同藥物碰上柚子或葡萄柚會產生的交互作用不全然相同,陳文雯建議,民眾用藥要多留意藥袋或藥品說明書上的禁忌、提醒,或找專家諮詢,才不會美食應景卻反傷身。
【2014/09/13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