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國內去年頻傳食安問題,因食品添加物多由化學物質製成,吃多了恐影響健康。營養師提供自製天然調味料的方法,不只健康,也可讓菜餚更具風味。包括甘蔗汁、香菜、香椿,或是蘋果、檸檬、柑橘等水果,都是很好的天然提味劑。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不少家庭主婦煮菜時,習慣使用味精或人工合成調味料提味,但味精、人工調味料吃多了,恐影響健康,其實要讓料理風味更好,有很多天然食材可替代。
她舉例,把紅白蘿蔔切塊,加上洋蔥、香菇、黑木耳熬煮湯頭,就可以讓湯具有甜味、鮮味,若再加入芹菜,湯頭還會帶點天然鹹味。這種用天然蔬菜熬煮的湯頭,平常煮菜時加上一些在菜裡,就海帶是熬湯首選天然調味品。
天然食材如香菜、香椿,本身就有特殊氣味,具有提味的功能。去年發生毒澱粉事件,很多人擔心作菜時勾芡用的粉類食材有問題,劉怡里建議,可將米打成米漿使用。人體所需的油脂,則可用腰果、核桃或松子取代,增添自然風味。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表示,甘蔗汁可取代傳統味精,如果怕吃進過多的色素,很多天然蔬果就是最好的調色劑。她舉例,菠菜汁與甜菜根的天然色素,加上海鮮、雞肉,再用白酒調味,就可製作出經典的晶凍菜餚。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