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活動多、食材對 不怕孩子不吃飯…
塑化劑食品風暴後,黃瑽寧給孩子家長的建議,是回到最自然的食物,別迷信保健食品,也別相信奶粉商。
至於是否一定要吃有機食物?這對夫妻認為,「量力而為」即可。有機食材的價格並不便宜,管理也不見得都很好,有時只是「價格有機」而已,選購時還是要挑有信譽的品牌。
身為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看過不少寶寶挑食、耍賴,不肯吃嬰兒食物泥,家長深怕孩子吃不夠,影響發育,就餵他們喝牛奶。有些寶寶一直以喝奶為主食,體重停滯不前,甚至便秘、抵抗力變差,動輒生病。
還有家長盼孩子頭好壯壯,就餵消化、開胃酵素等保健食品。黃瑽寧都覺沒必要,只要孩子活動量夠,把他們「弄得很餓」,自然就有胃口,「餓了就會吃,是所有人都有的生存本能」。
因此,黃家這對小兄妹,每天要出門曬兩次太陽。曬太陽不只能活化維生素D,比較不容易感冒,活動後胃口跟著好。
讓孩子開胃,黃瑽寧也有訣竅,就是「大手筆」放番茄、紅蘿蔔、洋蔥與蘋果,不管是做食物泥或湯底,孩子都很捧場。杜宜真曾嘗試幫孩子換口味,孩子卻不怎麼領情,還是愛吃父親做的食物。後來才發現,量要放足,味道才會夠,還要再加一點點鹽巴調味。
為了寶寶食物該不該放鹽,杜宜真還質疑過醫師專業。她擔心,寶寶腎臟那麼小,怎承受得起鹽分,為此黃瑽寧還特別詢問小兒腎臟科醫師,才讓老婆放心。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