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減肥吃到「假豆腐」爆熱量!營養師教吃對3種豆腐,搭1物更滿足完全蛋白質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飲食其實就是在自然中尋找食物,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飲食就是與自然對話,而自然是很善於表達意見的。
飲食就是與自然對話,而自然是很善於表達意見的。
圖/ingimage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作者石倉食物農業中心】

飲食就是與自然對話

–艾咪‧ 哈洛安(Amy Halloran)

我在鄉村長大,不過戶外對我來說是玩耍而不是工作的地方。我父親編的故事比種的菜還多,他喜歡說些和怪物打鬥的故事來逗我們,而在那當下我們只有一條僅剩的小黃瓜可以裹腹。

這是一九七○年代在紐約州北部的事。我騎單車經過田地和牽引機,看都不看它們一眼,學校的籬笆外就是玉米田,但是我們從來沒聊過身邊這些作物。小學五年級時,有一次班上每個人都要畫一台聯合收割機,當時是以課本上的圖為參考,不過為什麼我們不去親眼看看農夫怎麼收割、儲存玉米呢? 當時的教育還局限於室內、教室裡,而不在農場上。

我曾經有一份經營農民市集的工作,那時我對農耕了解得很少,我很懊惱。我曾經在餐廳、合作社工作過,所以有烹飪、上菜、販售食物等經驗;不過農耕方面,除了自己種過一點香料植物,我對糧食的認識就僅止於採購和備料了。覺察到自己的無知,我開始思考種植糧食這件事,思考我所接受過的對農耕的偏見。我們的文化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忽視了種植糧食的工作呢?

我並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我對於可以怎麼矯正面對食物的心態,有了比較多的想法。

身為作家,我希望帶著讀者,不僅僅認識種菜給你吃的農夫,而是更進一步了解農夫之間的對話,以及雙手與土壤的、植物與雙手的、耳朵到心靈的對話,所有人與植物之間進行著的、對於我們飲食至關重要的對話。

我的兒子是自然的關鍵線人。有一天我在準備晚餐時,十歲的法蘭西(Francis)從水槽裡拿出一支我們自家院子種的芹菜。我們都很驚訝於它的風味,鮮明而生氣盎然,感覺就像它蘊含著市售芹菜所沒有的(或是流失了的)芹菜精華。法蘭西斯於是開始思考關於種子,以及古代從採集到農耕生活的演變。

我對於農業的發展只有模糊的印象,感覺就是某天有些人在追逐獵物,追到懸崖,然後「噗!」地一下,隔天就開始畜牧並種植作物了。於是我催著兒子先解決眼前的工作,把餐桌收拾整齊。

我一生花很多時間在準備美好的食物上,從種植、冷凍或裝罐、嘗試了解如何提供高品質的肉和奶類,我已經沒有心思再想其他的事。不過法蘭西斯就像海綿一樣地吸收,尤其是關於植物的知識,當別的男孩隨身攜帶漫畫書,他身上帶著的是種子圖鑑。

當時,我對於糧食的認知還停留在買菜,大家都是從植物或是店裡得到蔬菜、水果。我並不了解人類能夠從土壤用心栽培出食物這件事,其實是偉大的計畫,也不知道農業是什麼時候、從哪裡開始的。

在我的兒子提起這件事後不久,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一位小麥育種專家給我上了個簡短的歷史課,並且告訴我一個基本概念:飲食就是與自然對話,而自然是很善於表達意見的。

這聽起來可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仍然令我驚訝。我採訪了植物學家茱莉‧ 道森(Julie Dawson),準備寫一篇麵包如何建立起一個社群的文章。當時茱莉剛從法國回來,她在當地協助農夫培育並挑選容易種植、也適合做麵包的小麥品種。

她認為這個經驗呼應了一萬到一萬兩千年前,早期人類在肥沃月灣開始馴化小麥和大麥的過程。那些早期的農夫原本是採集者,他們為了尋找可食的植物而研究地理環境。我想像他們用眼睛和手去了解野草,從中選擇可用的植物,例如挑選完好的種子穗,捨棄已經破損或是掉落地面的。

「光是在田裡種植小麥就需要多少投入,很多人想都沒想過。」茱莉這麼說。

在午後閃亮、刺眼的陽光下,我感覺農業像是人類、植物和環境之間的對話。一整排的人們與植株往後延伸,也往前延伸,沒入土地,也彼此互動。綠色的嫩芽向著陽光伸展,我們的手則伸向食物;以前我一直以為是人類在主導糧食體系,但我們其實只是一個細密合作網絡中的一部分而已。

我們不是獨立的個體,不光是在大自然的商店裡採購食材,而是整個自然體系中的一份子,和其他如小蕈類、大豪雨等自然的組成份子,扮演一樣重要的角色,這樣的想法讓我懂得謙卑。怎麼我從來不知道這一切並不是以人為中心呢?

一直到茱莉向我點出其中的關聯之前,我無法想像早期農夫和現代農夫之間有何共通點,現在我開始了解我們所吃的糧食,是孕育自植物與動物的互動之中,兩者在土壤、氣候和四季的網絡中互相呼應。所以,糧食並不是從人播下種子那一刻才開始的。

我不斷地說,是因為我很難相信自己怎麼會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懂。我喜歡烹飪,我和家人、朋友也會聊植物的拉丁文名稱,就像別人聊運動一樣自然,其實身邊有許多機會可以讓我關注到,我們單純的飲食行為是多麼依賴自然環境,如果連我都沒注意到,那麼其他對烹飪沒興趣的人,是否更加容易視而不見呢? 怎麼會這樣呢?

當我有疑問時,最喜歡從十九世紀找答案,在那一百年間,工業革命、都市化和農業設備機械化,都大幅改變了農務以及大家對農耕的看法。李博蒂‧ 海德‧ 貝利(Liberty HydeBailey, 1858-1954)等作家呈現了這樣的觀點。作為康乃爾大學農學院的首任院長,貝利在農夫教育的貢獻,對於美國農業部建立的合作延伸系統(Cooperative Extension System)極為重要,這個系統將贈地機構(land-grant institution)的研究與全美國的農夫和社群分享。

這個延伸體系原本是單方面由官方提供給農夫,不過貝利的理想是發展成一個更緊密的組織。他盡可能地向農夫收集資訊,想了解要怎麼提供他們最好的權益。他認為農夫的價值不應該純粹以財務角度來看,也應該考量其他的貢獻。他是這麼寫的:「下雨,除了有益作物、有益溪流、降低氣溫、減少飛塵之外,對人類還有其他意義。岩石不只是建築材料,樹不只是木材,也不只提供遮蔭和新鮮空氣。」所以農夫的意義不僅止於數字,不論是計算他們產品供應的人數,或是他們提供的產品數量,他們的意義都遠遠不僅止於此。不過很不幸地,美國的目標在於提升農地生產力,產量成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把原本該屬於一種生活方式的農耕,放入工廠的框架中。

現在有很多人想要努力跳脫框架,以及一直以來定義我們飲食的產品標籤。我們想要和食材本身有更多連結,然而光是認識農夫是不夠的,我們也不能只用叉子站台。我們需要和農夫更加緊密連結,並且親眼見識供給我們糧食的流程,透過這樣的作為來表達立場。在栽種蔬果的低收入農夫身上、在為牛隻擠奶的牧人身上,以及為了留在家族土地上生活而改變耕作方式的人們身上,我們必須要能看見那一長排的人們和植株。

我們要回頭看三萬兩千年前、比人類開始在肥沃月灣耕種的二萬多年前還早的時候,那是近來義大利南部所發現石器的年份。這個石器帶有野生燕麥的殘渣,顯示有人用它來研磨,也就是說研磨食物的做法,早於農耕。從採集到耕作的漫長歷史當中,現在加入了採集野生燕麥的證據,而不僅止於種植燕麥,我覺得很棒,這也提醒了我們,飲食其實就是在自然中尋找食物,到現在仍然是如此,即使我們是從超市採買烹飪所需的食材,也只是工業取代了獵人與採集者的工作。

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我的職責是盡可能展現其中的關聯。我想要描繪農夫工作中的結構和內容,以及農夫和自然如何齊心協力地運作。我才剛在學習苜蓿要如何固氮,還有越冬的小麥種苗如何在春天時抑制雜草的生長,我觀察並試圖說明農耕生活及我們的三餐,是與土地如何地密不可分。

.書名: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
.作者:石倉食物農業中心
.譯者:蔡依舫, 林芳瑜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11/13
.書名:腳踏食地的智慧‧給青年農夫的信:如何打造自然健康的飲食,重建我們的農業與未來 .作者:石倉食物農業中心 .譯者:蔡依舫, 林芳瑜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11/13
我正在探索令我驚奇的領域,這樣才能彰顯眾人所未見。我會凝視天空,試圖辨認地平線上橫列著的是什麼雲,想像靠天吃飯是什麼樣子;我會研究農場上的建築和機具,這樣才能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像是乾燥機、淨種機、播種機等,並且說出它們運作的原理。我越了解這個世界,才越能描繪出餵養我們的那一長排的人們和植株。

艾咪‧ 哈洛安和家人住在紐約州北部, 她開設寫作和烹飪課程, 並且擔任社區飲食計畫的廚師。她的著作《重新定義日常麵包:種植者、植物育種師、碾磨師、麥芽製造者、麵包師、釀酒師、在地糧食支持者》(The New Bread Basket: How the New Crop of Grain Growers, Plant Breeders, Millers, Maltsters, Bakers, Brewers, and Local Food Activists Are Redefining Our Daily Loaf),是出自於她一生對鬆餅的熱愛。

小麥 麵包 燕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