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per╱記者劉惠敏】
又傳肉毒桿菌中毒案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證實今年首例,1位居住宜蘭縣31歲男性疑似吃自製泡菜中毒,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但意識清楚。專家提醒,食用真空包裝或醃製食品都應留意。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該名男性在1月7日出現嘔吐、吞嚥障礙、呼吸困難、眼皮下垂、四肢無力症狀,當時症狀尚不明顯先返家,但仍無好轉,9日下午送醫時已經出現吞嚥、排尿困難,給予肉毒桿菌抗毒素,情況好轉,仍須在加護病房治療,昨天檢為確定病例、尚在研判病毒型別。
調查發現個案發病前3天,曾食用友人贈送的家庭自製罐裝泡菜,同事也有吃過,但沒出現不適症狀,已送至食品藥物管理局檢驗,食藥管局科長鄭維智說,泡菜嫌疑最大,動物實驗要3天後才得知結果。
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也很有可能生長於醃製蔬菜,特別是不符合一定含水量、酸度不高醃製食品。鄭維智提醒,民眾宜盡量選擇優良廠商製造之食品,盡量勿自行製作,肉毒桿菌毒素不耐高溫,因此食品最在溫度100度、加熱10分鐘後再食用。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