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表/彭宣雅
糯米換五穀米
鹼粽改沾蜂蜜
雙和復健醫學部營養師高欣農表示,不管是南部粽或北部粽,一顆都有兩三百公克,熱量幾乎都超過500大卡,若一餐吃兩顆,至少要慢跑16公里,或健走18公里、騎自行車40公里才能消耗,不但熱量破表,對腸胃也不好。
高欣農說,北部粽使用的糯米會先用油炒過,再放入三層肉、鹹蛋黃、花生等餡料蒸熟,一個209公克的北部粽熱量就有549大卡,建議可將一半糯米換成五穀米,三層肉改成豬後腿肉,鹹蛋黃換成南瓜,花生換成脆筍,熱量少一半。
不少民眾愛吃鹼粽沾糖,但一湯匙大約15公克砂糖,熱量就有188大卡,建議可改成蜂蜜,熱量就減少70大卡。高欣農也提醒,吃粽子時別忘了多吃五色蔬菜,吃完粽子喝杯無糖綠茶,可避免脹氣。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交流溝通組召集人王進崑表示,傳統肉粽使用的糯米不容易消化吸收,吃多了可能會引起腹脹、不舒服,經過一段時間慢慢被吸收後又會導致血糖飆高,慢性疾病患或年紀較大的人不適合吃太多。
王進崑建議改用含抗性澱粉食物做粽子,抗性澱粉在腸道會被消化成小分子,特性如同膳食纖維,不會造成血糖飆高,還能促進腸道益菌生長,且有飽足感。抗性澱粉主要來自糙米、小麥、大麥、燕麥、玉米、蓮子、黑豆、碗豆、綠豆,或馬鈴薯、芋頭、地瓜等未加工的全穀根莖類、豆類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