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紅肉如培根、香腸、火腿等列為致癌物,連食用紅肉也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有豬農回應指出,長期吃素者也可能罹癌;飲食均衡,不過度吃或不吃某種食物,才是健康的關鍵。
養羊協會理事長張福隆昨表示,吃紅肉增罹癌風險的說法常常聽到,但多數人都聽聽就算了。他說,新鮮的紅肉是很好的蛋白質與鐵質來源,像羊肉清湯、羊肉清炒食蔬,都是健康低膽固醇料理;醫生也常建議罹癌或者身體虛弱的人,多吃紅肉補充體力。
張福隆認為,不過度吃同一種食物、或不吃某一種食物,多元攝取營養才是健康要素。
肉牛協會理事長蘇念成也表示,醫生常常建議手術後或者洗腎後的病人多食用紅肉,就是因為紅肉鐵質高;運動選手也常食用牛肉補充優質蛋白質。
日前不少報導都顯示,有人長期吃素也罹癌,或不沾菸酒也罹癌。
蘇念成表示,不能把致癌因素,統統怪到吃肉。他建議吃肉要吃新鮮的肉品,盡量不要吃加工肉品,減少攝取不必要的加工原料。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所有食物都有正反兩面,農委會看到詳細報告內容,才能夠找專家學者評估吃紅肉對健康的影響。
王忠恕表示,紅肉、白肉主要依照肉質含有的肌紅蛋白來分類,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屠宰後的肉是紅的或白的。
一般來說,牛、羊、豬這類四隻腳的家畜都屬於紅肉;雞、鴨、鵝等家禽及魚都是白肉。但也有例外,如兔肉屬於白肉、而鴕鳥屬於紅肉。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