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彭宣雅】
咬下一口醃漬青梅,口感酸甜開胃、好吃又健康。清明時節本是青梅採收季節,但今年年後天氣不穩定,幾波低溫讓梅子產期延後約一周,現在正是青梅盛產時節,也正是醃漬脆梅好時機。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台灣青梅栽培面積約3800公頃,今年青梅開花期受到連續低溫影響,著果率較低,因此今年青梅產量約1萬8000公噸,比去年減產9%。近年來,農糧署不僅推廣青梅入菜、進行青梅醃漬教學外,還輔導南投、高雄、台東等三大青梅產區梅農轉型成觀光果園,邀請民眾體驗採梅樂趣。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表示,目前手採梅直銷價格平均每公斤40至60元,物美價廉。日本人日常生活少不了梅子,不僅可健胃、整腸,還可幫助消化。青梅含有豐富的鈣、鎂、鉀、磷、鐵等礦物質及檸檬酸,是高單位的鹼性食品,長期食用有益健康,不僅可以在家DIY製作脆梅、Q梅等,還可製成梅醋或梅酒,甚至入菜,做成各式各樣梅子料理,衛生、健康又好吃。
天和鮮物副總經理黃麗娟表示,青梅的酸滋味可增加胃黏膜並促進胃酸與唾液分泌,抑制細菌活動,如日本小學生便當中放一個醃漬梅,可以防止細菌繁殖,避免便當腐壞,也可以增進食慾。
此外,梅子屬於鹼性食物,吃慣大魚大肉的現代人,最需要多吃點鹼性食物「均衡一下」,梅子中的物質不僅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也可以淨化血液,預防血管老化,也可以使身體不蓄積疲勞物質,可說好處多多。
雙和醫院營養師薛安栗表示,青梅鮮果也是水果的一種,以中醫觀點來說可促進消化、增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排宿便,但醃漬青梅是加工品,裡面添加了許多糖與鹽,對糖尿病、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患者身體負擔大,應該酌量攝取。
梅子雞
材料:去骨雞腿肉、醬油、梅汁少許、梅子
作法:
1.先將雞肉煎至八分熟。
2.再將醬油、梅汁倒入與雞肉混合。
3.收汁起鍋即可。
香梅炒飯
材料:白飯、雞蛋、紅蘿蔔丁、青豆仁、蝦仁、梅汁、橄欖油、醬油
作法:
1.紅蘿蔔丁、青豆仁、蝦仁汆燙好,梅子切丁備用。
2.放適量橄欖油炒雞蛋、白飯,倒入備用食材。
3.倒入梅汁、醬油後均勻拌炒後起鍋。
香梅拌山藥
材料:山藥、紅黃彩椒、蘋果、梅汁、橄欖油
作法:
1. 山藥汆燙好,彩椒、蘋果切成塊狀備用。
2. 調味料調和後,拌入上述備用食材即可。
|
紫蘇梅
材料:青梅(約8分熟)10斤、砂糖6斤、鹽2斤、紫蘇半斤
作法:
1.青梅洗淨加鹽浸漬,至梅子軟化。
2.將梅子撈出,以流水漂水2小時。
3.日曬約3至7日。
4.取2斤糖將梅子置入容器,以一層梅子一層糖的方式放置。
5.待糖溶化後將糖水倒掉,再續加2斤糖於容器中。
6.再重複步驟。
7.但此時無需將糖液倒掉,再將剩餘2斤糖及紫蘇加入容器中,醃漬30天後,即可食用。
食譜提供:農糧署、天和鮮物
青梅小叮嚀
1. 腸胃不好者不適合過酸食物,增加腸胃負擔。
2. 醃漬青梅裡加大量糖與鹽,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少吃。
3. 一顆鮮果青梅約20大卡,多吃對減重無益。
4. 腎臟病患盡量少吃醃漬品,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資料來源:雙和醫院營養師薛安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