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多,是典型的健康警訊。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但就是每天早晨起來,喉嚨裡老有一口痰想吐出來,那還是說明體內有垃圾。
痰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比如說感冒咳嗽了才有痰;慢性的就是身體雖沒什麼病,但還老是有點痰。這種痰就代表我們體內有垃圾,不是多餘的水分,就是多餘的脂肪,或者是毒素。比如抽煙的人,肺裡面有熱、有炎症,所以就會生出痰來,而且痰的顏色很難看。
痰的顏色不同,說明病因不同,祛除的方法也不一樣。
治白痰的食方─陳皮橘絡茶
如果吐出來的痰是白色的,就表示是寒痰,可以喝陳皮橘絡茶來祛痰。
陳皮橘絡茶材料:橘絡3克,陳皮12克做法:
1.將橘絡、陳皮和水一起煮滾即可。
2.也可直接用滾水沖泡。
陳皮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橘絡是通經絡的,能排除體內最細小的脈絡裡的淤阻,可以清除毛細血管裡面的垃圾。
治綠痰(膿痰)的食方─橘葉燉肺
如果痰是綠色的,或是黃綠色的,那是膿痰,就說明肺裡有急性化膿性的炎症,可以吃橘葉燉肺來調理。
膿痰引起的咳嗽屬於肺熱咳嗽。這個方子專門調理肺熱咳嗽,特別是對有黃綠色膿痰的嚴重肺熱咳嗽有特效。
橘葉燉肺
材料:新鮮的動物肺(豬肺或牛肺都可,不要用羊肺,太熱性),橘葉1把
做法:
1.肺用清水沖洗,直到洗成白色。然後切成小塊,再清洗幾遍,瀝乾。
2.將做法1放入鍋中,加冷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燉到大約七、八分熟。
3.放入橘葉,燉熟即可。喝湯吃肺,橘葉不用吃。
4.可以放少許鹽調味,不放鹽更好。
肺一定要徹底洗白。不洗白的話,煮出來是黑色的,那是肺泡裡還殘留有血,凝結之後就變黑了。這種含有血汙的肺吃起來有腥味。許多餐廳做出來的都是如此。
母親有一個很巧的方法,洗得既乾淨又不費力:首先,在買的時候一定要選一副整肺,帶喉管的那種,沒有喉管或是劃破了都不行。洗的時候,把喉管的部分套在水龍頭上綁緊,在肺葉下方輕輕地劃幾道小口,放水沖洗,讓水從小口流出來,直到血水沖淨,流出清水為止,這時肺就變白了,煮出來也是白的,而且吃起來是香的,沒有腥味。
千萬不要因為怕燉湯麻煩,而改成單喝橘葉水,那效果是很不一樣的。橘葉和動物肺一起燉,才能發揮協同作用。在這個藥膳方中,動物肺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第一,豬肺、牛肺本身就具有補肺虛、止咳的作用;第二,動物肺入肺經,在方中達到藥引子的作用,能引藥入肺經,直接作用於病灶,使橘葉的藥性充分發揮。
所有的藥膳方,具有作用的不僅是藥材,也包括與之搭配的食材。為什麼說藥補不如食補?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治黃痰的食方─魚腥草加梨皮
如果痰是黃色的,那是熱痰,就是有炎症,要吃魚腥草來消炎。
如果痰黃又黏,很難咳出來,就可以用前面講過的突發咳嗽的方子:魚腥草加梨皮一起煮水喝。
調治痰的過程中,不要急著去潤肺和吃補藥。
因為痰多,相當於肺裡面有一汪髒水。這個時候潤肺,等於再往肺裡注入新水,在肺中髒水沒有清理的情況下,你倒入多少乾淨的水,最後還是混合成了一潭髒水。所以,得把原先的髒水清乾淨了才行。
至於吃補藥,更不是時候。補是一個關門的作用,好比補牆上的漏洞。牆裡邊已經有一堆垃圾了,你不去清理垃圾,而是先把牆補了、把門關了,這就等於把垃圾留在家裡了,會招來更多的蒼蠅和病菌。
針對痰多這個問題,要注意兩個禁忌:一是不要急著潤肺,二是不要急著進補。
等把痰清掉以後再食補,再吃一些潤肺的食材。
其實,不是能吐出來的痰才是痰。很多時候,我們身體有無形的痰,自己看不到。
比如像高血脂病人,就是血管裡面有痰。
實際上,一些頑固的疑難雜症,還有長期肥胖等,這些都是無形的痰在作祟。如果能夠讓身體裡面沒有痰的話,那麼很多的慢性病就可以消除了。(本文節錄自《吃法決定活法,陳允斌的救急偏方》)
關於作者/陳允斌 營養師
長期推廣健康飲食生活方式,分享家中世代祖傳食方,受益者眾多,被媒體譽為「中國簡易食療推廣者」。
其外曾祖父是二十世紀前期的地方名醫,樂善好施。因有感於當時的窮人看不起病,更無錢抓藥,以致小病延誤成大病,遂潛心研究簡便低廉的食療方,數十年救人無數,世稱「劉善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