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

自律神經失調,情緒、壓力影響最大!中醫3招調節身心

避免自律神經失調,運動是既簡單又方便的減壓方法,可以放鬆緊張的心情,為壓力找到一個出口。本報資料照片
避免自律神經失調,運動是既簡單又方便的減壓方法,可以放鬆緊張的心情,為壓力找到一個出口。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一旦出現頭痛、胸悶、腹痛等不適症狀時,常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與長期情緒失調、工作壓力大、生活型態改變有關。尤其壓力的特性、大小、種類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情緒則會影響人體的調控機能。

自律神經包括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吳宛容說,這兩種神經同時作用在眼睛、肌肉、唾液腺、心、肺、胃、大小腸、肝、腎、膀胱,以及其他血管、平滑肌等器官,讓身體不用思考就可以維護生理機能。

不是一種疾病 症狀因人而異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系列症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吳宛容指出,有些人覺得頭痛,有些人覺得心悸、胸悶,有些人出現惡心、腹痛、腹瀉、便祕等腸胃症狀,有些人則是有全身倦怠、頭昏眼花、眼睛乾澀易流眼淚等症狀。每個人症狀不同,取決於每個人的體質、承受壓力的能力、生活習慣、人生觀、嗜好等。

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重大原因之一,吳宛容說,人體有調節與穩定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系統的功能,當情緒影響人體的調控機能,就會導致五臟陰陽失衡而產生問題。

吳宛容指出,若自律神經過於興奮,會出現類似中醫「陰虛陽亢」症狀,包含燥、熱等臨床表現。壓力大易使人情緒失控,久了「肝鬱化火」,如果有慢性疾病折磨,精神情緒易失調,若有人與人之間長久矛盾未解開,長期抑鬱發怒,形成強迫症等,都會使五臟陰陽失衡。

自律神經紊亂造成不同的症狀,吳宛容表示,中醫治療除藥物外,治病必求治本,需瞭解心理癥結所在,給予正確疏導建議,「想開了,心結打開了,其實肝氣也疏通了」。

做好時間管理 壓力自然減少

若自律神經功能低下則產生類似「氣虛」症狀,進一步低下至寒象出現則是「陽虛」;若是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失調,所表現的症狀即類似「濕」或「痰」證。吳宛容說,若自律神經失調,可透過中醫調理身體,讓體內氣血、體液重新分布,並且應適當抒發壓力,對於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有相當效果。

此外,吳宛容強調,民眾平時應做好時間管理,很多壓力是來自時間不夠用的壓迫感,經常會有一堆工作都擠在同個時段內要完成,想要妥善解決就得做好時間管理,按照輕重緩急來分配工作順序,壓力就會減小。

自律神經失調 壓力大 工作壓力 強迫症 情緒失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