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歲兒得賈伯斯病,多虧健檢及早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常見十大警訊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精髓

拔罐有2禁忌 抽吸過度 次數太頻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雖然拔罐很常見,但卻有一些禁忌存在。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臨床醫學講師林奕良表示,進行拔罐時,抽吸壓力過大、次數過度頻繁都不宜,主要是跟個人體質有關,有的人承受度較高,有的人承受度較低,最好的做法就是依個人體質進行拔罐,拔罐後也要等瘀血消失了以後才能進行第二次拔罐。

林奕良醫師指出,最近有媒體報導,有民眾接受拔罐後,皮膚出現瘀血、水泡等情形,事實上,拔罐後所產生的瘀血為皮下微血管出血的情形,可以讓身體進行良性的自身訓練,有助於增強抵抗力,同時瘀血也會自動消退,一般來說,三到五天就可以把瘀血代謝掉,少數人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來代謝瘀血,這代表身體代謝能力比較差,所以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使用拔罐器進行真空抽吸的時候,一般都會抽吸三次,但少數人的承受力不夠,必須少於三次,這樣才能夠控制好負壓作用,同時拔罐後要等到身體把瘀血代謝掉之後才能夠再次接受拔罐,千萬不可在短時間內重複拔罐,否則密集的拔罐只會增加皮膚毀損,甚至於引起大發炎現象。

林奕良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拔罐後皮膚出現水泡的話,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紅外線燈使用不當,二是使用走罐時力道太強,三是受到推拿油刺激所造成,但真正的原因還是要看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拔罐通過負壓吸引、熨刮皮膚、牽拉擠壓肌肉、刺激經絡穴位等作用,可改善肌肉、骨關節等病症。因此,拔罐適用於頸椎病、落枕、肩關節周圍炎、腰肌勞損、多種扭拉傷、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很多民眾認為,拔罐作用只在改善痠痛,林奕良指出,不僅止於此,善用此法至少有五種好處,包括緩解痠痛疲勞、促進傷口癒合、調整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調整內臟機能等。因為拔罐的負壓作用有獨到之處,負壓所引起的局部組織結構特異性變化是產生作用的基礎,中醫認為,拔罐並非只是造成微血管破裂出血而已,善用拔罐至少有以下五種好處──

一是能夠牽拉肌肉,提高痛閾,緩解痠痛疲勞,也就是當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的時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將會下降,以致於促使組織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長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閾值,進而使肌肉舒張,重新儲備所需的能量。

二能吸毒排膿,促進傷口癒合,受到拔罐的負壓所吸引,將有助於局部膿液、細菌產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傷口癒合的物質排出體外,同時還可以刺激肉芽組織生長,以及收縮傷口,進而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三能調整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由於拔罐所產生的瘀血殘留組織間隙,可適當激活身體的免疫力,以及對發炎物質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種良性的自身訓練。

四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這是由於拔罐能使血管擴張,讓局部血液循環變好,進而促使廢物、毒素加速排出體外,同時也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提供更多營養物質和氧氣到細胞。

五能循經感傳,調整人體內臟機能,這是利用經絡連結臟腑的理論,選取與臟腑相關的經絡沿線進行拔罐刺激,適合使用來回走罐、滑罐等手法,這些手法對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婦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應感傳,透過感傳刺激有助於達到內部機能的調整。

不過,感傳刺激因人而異,每個人對於走罐、滑罐的耐痛能力也不同,同時也會影響到循經感傳的效果,這一部分最好能結合針灸、藥物等療法比較好。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拔罐 關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