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在耆類的中藥裡,民眾最常聽到的是黃耆,但還有一種稱為「晉耆」的藥材流通。陳俊明表示,晉耆的甜度比較高,動物試驗顯示,其所含的芒果素具有抗炎、提高吞噬細胞指數,減少心肌需氧量的作用,在抗菌與抗發炎方面效果不錯,抑菌能力優於黃耆。
陳俊明指出,對於細菌感染患者,在醫師診斷下使用晉耆或黃耆及相關方劑搭配清熱解毒藥,臨床效果不差。他說,黃耆皮黃色白,而晉耆皮紅呈棕色,前者有豆腥味,甜度低;後者無明顯氣味,但甜度高,比較適合褥瘡患者開刀後傷口癒合時使用,主要是藥理上顯示更能增強巨噬細胞之活動力。而中醫所稱的黃耆也稱北耆,由於甜度低,比較適合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使用。
藥理研究顯示,晉耆的特點在於抗菌力優,黃耆則具強心作用,能擴張血管,大劑量還能降低血壓、助利尿,降低蛋白尿,甚至增加學習力,也具有一定提升免疫及抑菌的作用。不過,每個患者具體的藥材選擇與適用性評估,仍須由醫師診斷後再作決定。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