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在中醫眼中,針灸大椎穴對發炎發熱的皮膚問題與感冒預防都有幫助。中醫師賴鎮源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大椎穴是中醫治療皮膚毛病的常用穴。
賴鎮源指出,治療痘瘡常以中藥外擦內服搭針刺大椎等穴,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下的凹窩;此外,一般體質較虛弱的民眾可溫灸大椎穴來預防感冒,還能止痛。
另如感染膿瘍患者出現發燒,中醫認為可在大椎穴針刺或,並針風池、太沖、三陰交、陰陵泉等穴。針大椎穴同時能改善患者整體機能與調節免疫,增加營養吸收與改善心情,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提振諸陽與解鬱,改善氣滯血瘀。
對於疾病治療,中醫強調維持氣血通暢的重要性,針灸成為維持氣血順暢重要手段。中醫認為,鬱是諸病之源,諸癌之根;鬱則罹癌機率增加,且氣血易不通。故中醫止痛治病,首重解鬱,除痰,維持氣血通暢。
【2009/05/25 台灣新生報】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