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堆放錯誤恐受損甚至有危險 6種常見家居用品建議分開儲存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不花錢上健身房!59歲女每周維持這些運動:現在是體能巔峰

示意圖。
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許多人在年紀漸長時,會開始擔心身體狀況變差,但對59歲的女子丹妮絲.羅森(Denise Lawson)來說,人生的下半場才正是達成「最佳體能狀態」的時刻。羅森來自維吉尼亞州春田市(Springfield),她曾在學生時期參加田徑與越野跑。50歲後的她重拾運動熱情,完成半程馬拉松與多場賽事,在州內壯年運動會的50、100、200與400公尺項目中奪得第一。2025年更獲選為「Humana年度運動推手」,證明了歲數並不能限制人們保持和追求身心健康。

網站Parade報導,羅森在40多歲時曾因健康問題導致行動不便,當時只能以「Wii Fit」遊戲輔助復健,逐步恢復活動能力。她在50歲生日前完成首場半馬,之後挑戰「惡魔島泳渡」與田徑賽事。她表示,運動讓她重新建立自信,也讓生活恢復節奏,「我想證明,任何年齡都能重新開始。」

羅森目前的日常訓練包括每天早晨與雪橇犬步行30分鐘,每週三到四次慢跑或快走約2至3英里,並安排短距離衝刺。她在家中利用啞鈴與彈力帶進行肌力訓練,天氣不佳時改用划船機維持運動量。夏季每週游泳兩至三次,以保持耐力與柔軟度。她也熱衷於打匹克球(Pickleball),認為這項活動既能社交又能輕鬆鍛鍊心肺,「讓運動變得有趣」是她維持習慣的秘訣之一。

除運動外,羅森也分享了自己「保持動起來」的方法。她在家中不同角落擺放輕量啞鈴與彈力帶,方便隨時活動筋骨;同時重視恢復與睡眠,並透過追蹤裝置記錄步數與心率,以監測身體狀態。她強調,不必依賴昂貴設備,只要能維持規律動作、善用零碎時間,就能逐漸累積改變。羅森認為,建立「持續而靈活」的運動方式,是長者保持活力的關鍵。

肌力訓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