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顯微鏡下看到皮蛋有寄生蟲?專家指皮蛋會被污染只有一情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把走路功效放到最大!醫分析北歐式健走2大好處,用健走杖或登山杖也有差

北歐式健走姿勢就像是滑雪般行走,不分年齡都可練習。
北歐式健走姿勢就像是滑雪般行走,不分年齡都可練習。
圖/台灣北歐式健走協會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在所有人類的活動當中,行走可說是用於維持現有體能狀態的條件中,最基礎的必要條件。許多年長者,一生沒有運動習慣,但只要能夠走路,總還是多少有機會搆上「健康」兩字的邊,在耄耋年歲仍維持身體功能無恙;反之喪失行走能力之人,若非用其他方式強加鍛鍊,幾乎無可避免一定會受肌肉流失肌少症)、心肺功能衰退的困擾,以致健康每況愈下,長遠下來甚至危及性命,足見行走的重要性,是年長者續命的關鍵之一。

行走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常佔有相當的比重,但若僅把行走視為「要完成某件事情」過程中的一個必需環節,那多半行走的優點,僅只於「維持現有體能」的消極利益。反之,若能善用行走,將其擴增到涵蓋全身的肌力和耐力訓練,那便可以創造更多的積極利益,走路也就不僅止於走路這麼簡單了。在這個概念下,北歐式健走遂應運而生。

北歐式健走2好處

北歐式健走,是雙手握著特製的手杖,在行走時給予全身額外的推進力,其靈感源於滑雪時雙手持滑雪杖推進全身前行。這樣的行走方式,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1.從半身運動變成全身運動,運動效果更佳

許多人的運動方式,手是手,腿是腿,肌力是肌力,耐力是耐力,運動模式常著重於訓練單一部位或單一功能,如此花下大量時間與精力,得到的好處卻侷限於數種特定運動所帶來的個別單一效益。反之,有別於一般走路使用下半身肌肉為主,北歐式健走加入大量使用上半身提供肌力幫助行走,讓走路從半身運動,變成全身運動,當全身的大肌肉群大部分皆能在行走時啟動,且由於健走一般是以長時間運動為主,所以無論是肌力、耐力、還是熱量燃燒,皆可得到更好的運動效果,甚至改善三高之類代謝症候群。

2.從兩隻腳變四隻腳,減少關節負擔

許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有膝蓋退化問題。膝蓋的退化,會讓以前能走長距離的能耐退步,變成一定的行走量即可能引起膝蓋不適,如此在行走的過程中,好處未到,疼痛先至,長久以往,行走量不比從前,對健康會有明顯的不良影響。人是兩隻腳走路的動物,北歐式健走杖,可以讓行走從兩隻腳,變成等同四隻腳,如此便可大幅減少下肢的平均受力,顯著減少對關節的負擔,而延長行走時間。

常言道,「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當活動受到病症限制時,這時優先考慮的,不是減少活動,而是適當地使用輔具,讓患者於無痛的前提下儘可能保持以往的活動。膝蓋有問題,甚至下肢其他部位(如髖、踝)有問題的患者,北歐式健走杖便可藉由轉移部份加諸於下肢的壓力,來減少甚至消除行走時的疼痛,是一個用來幫助維持行走功能的良好輔具。

北歐式健走杖與登山杖比較

北歐式健走杖,外型與登山杖相似,但在一些細節與使用概念上,兩者有所區別:

材質不同:登山杖用於輔助登山,訴求是穩定與耐用;健走杖用於輔助健走,訴求是輕盈與韌性。

附加配件:登山杖一般只有一個細腕帶,讓使用者於攀爬時,方便手杖懸吊手腕上不至遺失;健走杖則配有一個帶拇指環的手套,讓使用者行走推進時可以鬆開手掌,更多使用手臂發力,鍛鍊大肌肉群。

可否調整:登山杖為因應不同地形,需要能調整長度,故有伸縮功能;健走杖一般用於平地,就算路面不平,也不會如山路般有大幅度高低落差,故為一體成形,如此可消除手杖伸縮處可能產生的振動,從而減少對上肢關節的負擔。

使用數量:登山杖無論單支或一對,皆對登山活動有助益,即便一般建議使用一對(因能提供更好的支撐力),但沒有「必需如此」的常規;健走杖則需是成對使用,因為大凡有行走能力的生物,無論腳有幾隻,皆一定是偶數,所以「健走杖數量+用於行走的肢體數量」,也必需是偶數。若僅用單支健走杖,則會造成重心較大幅度擺盪,雙側肢體用力不均,長時間如此行走,比起不用健走杖的單純行走,反而更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至於兩種手杖之間能否互通,一般並沒有硬性規定不行,端看使用者的喜好、習慣、及是否適當調整至符合用途。

現代人生活忙碌,做事講究高效率,想要一種運動同時達到訓練全身的肌耐力,善用北歐式健走,不啻是個高CP值的好選擇。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有效訓練全身肌耐力,善用北歐式健走!」)

(責任編輯:葉姿岑)

健走 肌耐力 肌少症 肌肉流失 運動傷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