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退休老爸健身 3個月擺脫五十肩讓運動成紀律
50歲以後,人的身體肌肉會逐年流失,容易出現肌少症,導致膝蓋無力、下蹲困難等中年後常見的毛病。面對行動困難帶來的生活不便,讓退休族生活過得不愉快,為此,家有退休老爸的健身教練珍珍心有戚戚焉,特地與橘世代讀者分享,她如何帶著患有五十肩的父親一起健身,改善身體不適,還培養了父親固定的運動習慣,讓家庭生活變得更美好。
珍珍的父親是知名理財作家施昇輝,長期忙寫作,久坐少動,58歲時罹患五十肩,肩膀常卡卡,身體僵硬,即便中西醫治療都做過,也未見大幅改善,於是她和物理治療師帶著父親進行「運動處方」,每周安排健身當復健,特別訓練上肢肌力,例如多做雙手划船動作等,歷經三個月後,父親雙手順利向上伸展,才知道原來慢性疼痛能透過加強特定肌群的訓練動作,逐漸改善。
少了「為了改善五十肩」這樣強烈的「動機」,施昇輝又開始忽略健身的重要性,常以忙碌等為由拒絕上課,讓女兒珍珍很生氣,總要好言相勸,不惜動用親情壓力,父親才說服自己,只要能維持一週上一次重訓的紀律就好。
施昇輝也分享,「畢竟對我們這種大叔來說,應該是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好,運動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自由。」
62歲奶奶健身一年半 擺脫跌倒困擾
珍珍的學員有各年齡層,她發現年輕人練健身為了體態好看,肌肉更有線條;但熟齡或退休族,身體功能退化,他們在意的是健身讓日常生活過得更好.因此珍珍針對這群人設計的健身課程多以「功能性」為主,例如避免拿重物閃到腰,上下樓膝蓋無力等問題。
她印象最深刻的學員是一位62歲花市老闆娘,下肢肌肉無力,走路常跌倒,連馬路上的鐵欄杆都跨不過去,上廁所要扶著把手,檢查也沒有明顯疾病,在家人鼓勵下她嘗試健身,訓練上下肢肌力,經過一年半後.她已經可以跨越欄杆,跌倒次數也變少,走路能抬頭挺胸,變得有自信。
靠走路難以訓練肌力 最好擬定健身計畫
另外,珍珍觀察不少退休族常把走路當運動,但其實走路對於特定部位的肌力訓練不足,難以預防肌肉無力,她建議最好有教練在一旁指導健身,較能有完整和紮實訓練計畫。
她也鼓勵健身族,很多人擔心運動難以持之以恆,就連她也曾因忙碌而中斷三個月,一周僅健身一次,甚至沒有,所以健身族千萬別太苛責自己,但也別因此輕易放棄健身,只要回到正常作息,就可以繼續運動,任何時刻,只要願意開始都不嫌晚!
退休族健身原則
1.健身難度:採循序漸進,重量不宜增加過快
2.輕重量、多次數開始:初期重量以能完成15-20下為主
3.休息時間延長:初期每組休息時間2-3分鐘
來源:珍珍教練
哪些人建議立即開始健身?
1.容易跌倒者
2.上下樓梯易喘、無力者
3.提重物吃力者
4.下蹲、站起困難者
5.經常腰痠背痛者
來源:珍珍教練
更多精選延伸閱讀↘↘↘
。【告別初老感04】不要拖!改掉習慣性壞姿勢,3動作鍛練上半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單腳站立」竟可讓頭腦一生好用!日本醫師教你4步驟增強肌力、燃燒熱量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春天健身別盲目加大運動量 中醫提醒掌握4養生要點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有片!膝蓋卡卡更要動 簡單4招鍛鍊肌力
有片!10分鐘爆汗毛巾操 兩條毛巾瘦全身
運動量不足致死占7% 亦易罹失智症
減重更需均衡3大營養素 專家教你把握飲食關鍵
半小時比一小時更有成效 研究揭減肥最佳運動時段
每天要走7000步辦不到 可以靠週末多走路補足嗎?
有運動卻不長肌肉,問題出在哪?專家曝3大原因
為了健康長跑,跑著跑著竟跑回青春!罹癌教授領悟:運動不能是加班,身心才能同時獲得釋放
不良習慣你有嗎?專家曝導致腿粗的走路6NG警訊
路跑疑噎到傳意外 醫:運動中吃東西有風險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爬樓梯膝蓋痛?上下樓梯的痛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路跑應補充高蛋白食物?營養師教跑步前中後這樣吃
春節吃太多?綠委林楚茵秀身材 教大家一張椅子做運動
過年七天宅在家 國健署教你在家就能甩油
登山更需要訓練下半身 專家教你如何強化腿部肌肉
牛年提升免疫力 初一新抗疫運動3招可見效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養氣經絡瑜伽/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為何總是被低潮擊倒?意志不堅的上班族,大哭後才懂的事
從在校內都要叫計程車,到5年破50座百岳 26歲女嚮導: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猜你喜歡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不喝咖啡就頭痛?若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咖啡因戒斷症」 藥師教你如何改善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單腳站立」竟可讓頭腦一生好用!日本醫師教你4步驟增強肌力、燃燒熱量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最新研究證實:不想短命 戒掉白米、白麵包
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心理學:高成就者內心常深藏 6 種壓力思維
動動腳趾就可防衰老!骨科名醫教「5分鐘腳趾健康操」,鍛鍊人體第二心臟
多數人都缺乏維生素D?權威期刊《JAMA》揭真相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水果飯前吃還飯後吃較健康?不同族群有別,一張表秒懂!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網傳酪梨可治退化性關節炎? 專家:這樣吃才健康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台灣人瓜子臉黃金比例出爐 超過這比例就算國字臉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全年茹素、不喝冷飲…59歲劉德華魔鬼食譜曝光,網驚呼「難怪不會老!」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