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腳掌機能 專家教你靠走路以及爬樓梯就能辦到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練腳掌是最好的復健!》,作者松尾タカシ】
日常生活中應留意小細節
除了做腳掌運動之外,如能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些小細節,更能有效提升腳掌機能。
首先建議大家平時盡量赤腳生活。在室內會穿拖鞋的人,如能直接用腳掌踩著地板生活的話,才能一邊感受地板的凹凸不平,一邊取得平衡,充分刺激腳掌,有益腳掌健康;或是到大賣場或上網購買「腳底按摩墊」或是「青竹踏板」等器具,放在家中一角,抽空就站上去踩一踩。
「赤腳有益健康」的概念,外出時也是同理可證,建議大家盡量選購鞋底較薄的鞋款。
增加步行機會,也能看出不錯的效果。例如「不騎自行車到附近的超商,改用走路前往」、「繞遠路而不走平時常走的路」、「盡量爬樓梯」,留意這方面的小細節,就能聚沙成塔,看出明顯差異。
另外,外出時最適合做腳掌運動的地方,其實是在捷運裡。搭捷運時,會左右前後搖晃,所以光是站著就能做運動,對腳掌十分有助益。
請大家先從抓著吊環雙腳站著做起,習慣之後,再來挑戰「單腳稍微離地站著」、「不拉吊環站著」等等的動作,效果將更加顯著。如果突然要大家長時間站立會覺得很為難的話,也可以「提前一站離座,站到下車」。
但凡事嚴禁過於勉強。走路肯定有益健康,但是如果是在腳掌及臀部肌肉還沒鍛鍊好,身體尚未做好準備的狀態下長時間健走的話,可能將導致關節疼痛等現象。
上健身房做運動也要特別留意。諸如游泳或是水中健走,藉由浮力在重力減輕的狀態下做運動的話,並無法確實鍛鍊到抗重力肌,更無法有效鍛鍊到腳掌肌肉。喜歡游泳的人,最好也要做一做腳掌運動。
平日步行應注意重心的移動方式
想要提升腳掌機能,也應留意平時的步行方式。最適當的走路方式,第一步必須用腳跟確實踩在地面上,其次要使用腳跟至腳掌外側線條,將重心移動至小趾側,接下來,再將重心移動至大拇趾根部,使力量傳達至地面。如果無法將重心從腳掌後方順暢移動至前方,代表你的腳掌機能衰退了。除了擔心自己腳掌機能衰退的人之外,包括目前腳掌機能還沒出現問題的人,最好都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步行方式。
在日常的一舉一動中,還有一個動作希望大家特別留意,就是爬樓梯的方式。樓梯乃絕佳的運動場所,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積極運用。爬樓梯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必須用整個腳掌著地。腳掌踏上階梯時,應刻意使腳尖抬高,才能正確著地。
鍛鍊腳掌的步行與爬樓梯的方式
走路以及爬樓梯,皆有助於強化腳掌。只要平時多加留意,就能成為十分有效的運動。
.作者:松尾タカシ
.譯者:蔡麗蓉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1/02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只要有運動就好?專家建議:先認清各種運動的優缺點
肌少症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醫學專家教5招不怕大腦退化
為什麼你不想運動?科學家解密隱藏的「不公平」因素
選對時間運動好處更多!不僅有利降血壓 更有機會減重
虎背熊腰不是發胖,是上半身肌肉無力!6組動作,練出天鵝頸、直角肩、少女背
50歲以上平時不動 十招「+10行動」讓腦部凍齡
新北推10條家山步道 劉克襄邀請從家出發看山
慢跑半小時只消耗1碗白飯!佛系懶人減肥法幫助甩肉
空腹運動瘦比較快?運動營養師用一項實驗告訴你真相
最保命的一塊肌!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 防老後嗆咳與吸入性肺炎
重訓新手該怎麼選擇鍛鍊方法?專家教你依5大項判斷
要增肌減脂還是延緩衰退?30、40、50歲男性健身,重點大不同!
重訓是對肌肉施加壓力 專家告訴你4個讓肌肉發達機制
中秋怕胖 公園運動3式助健康
重訓受傷機率其實比打球還低?物理治療師告訴你真相
重訓導致漏尿?醫:適當訓練反而有助改善漏尿
猜你喜歡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手沖咖啡是成功或失敗?咖啡大師教你從咖啡渣判斷
去礦物質RO逆滲透水能不能喝?教授:對健康有影響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10種食物助改善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蛋製品」未處理好易致食物中毒 這樣做可讓沙門氏桿菌死光光!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對抗天冷!中醫師教你泡2種暖心暖身的養生茶
職場上的小人「做3件事」超勤快!很會裝忙、經營關係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