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只練上半身 當心血管硬化
近年流行練肌肉,許多人追求胸肌、腹肌、手臂線條,猛做上半身重量訓練,卻忽略下半身。專家提醒,只練上半身恐增加心臟負荷,使潛在血管硬化風險增加兩倍,建議上肢、下肢均衡訓練。
台灣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與王詹樣公益信託合作,針對百名該校大學生進行運動習慣調查,發現百分之五十一點四的大學生有重訓習慣,但是男女偏愛訓練部位不同,男大生著重上肢訓練,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一更只練上半身。
台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副院長花凱龍說,年輕學子猛練上半身,忽略下半身肌肉量是預防疾病關鍵。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邱弘毅表示,日本研究指出,單純只做上肢重量訓練,不練下肢,刺激正腎上腺素分泌,在短時間內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不僅增加心臟負荷,恐造成潛在血管硬化風險。
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也指出,根據長庚大學十年3D人體資料庫追蹤研究發現,腰圍除以大腿圍的「腰腿比」大於一點八,罹患慢性疾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兩倍,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三點三九倍、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高一點三八倍。
慈濟科技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系教授王錠堯說,重訓時,上肢及下肢訓練都不能偏廢,最好上半身練多久、下肢就練多久,並選擇全身性阻力運動,如深蹲,每周三次,每次至少卅分鐘以上,可以提升心血管健康,並降低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只要有運動就好?專家建議:先認清各種運動的優缺點
肌少症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醫學專家教5招不怕大腦退化
為什麼你不想運動?科學家解密隱藏的「不公平」因素
選對時間運動好處更多!不僅有利降血壓 更有機會減重
虎背熊腰不是發胖,是上半身肌肉無力!6組動作,練出天鵝頸、直角肩、少女背
50歲以上平時不動 十招「+10行動」讓腦部凍齡
新北推10條家山步道 劉克襄邀請從家出發看山
慢跑半小時只消耗1碗白飯!佛系懶人減肥法幫助甩肉
空腹運動瘦比較快?運動營養師用一項實驗告訴你真相
最保命的一塊肌!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 防老後嗆咳與吸入性肺炎
重訓新手該怎麼選擇鍛鍊方法?專家教你依5大項判斷
要增肌減脂還是延緩衰退?30、40、50歲男性健身,重點大不同!
重訓是對肌肉施加壓力 專家告訴你4個讓肌肉發達機制
中秋怕胖 公園運動3式助健康
重訓受傷機率其實比打球還低?物理治療師告訴你真相
重訓導致漏尿?醫:適當訓練反而有助改善漏尿
猜你喜歡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手沖咖啡是成功或失敗?咖啡大師教你從咖啡渣判斷
去礦物質RO逆滲透水能不能喝?教授:對健康有影響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10種食物助改善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蛋製品」未處理好易致食物中毒 這樣做可讓沙門氏桿菌死光光!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對抗天冷!中醫師教你泡2種暖心暖身的養生茶
職場上的小人「做3件事」超勤快!很會裝忙、經營關係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白藜蘆醇、茄紅素是護心好成分? 營養師破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