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研究,赤腳可能導致運動傷害。最近有人宣稱,赤腳加上倒退跑步,讓腳底接觸地面,更能接近原始自然,漸漸有民眾接受這項建議,開始脫掉運動鞋慢跑,但實驗結果能看出,倒退與赤腳跑步更容易讓腳步受到傷害,原因是腳部承擔更多壓力。
研究團隊在12個運動員進行了四項測驗,先讓運動員赤腳向前跑與向後跑,再讓運動員穿上鞋子再跑一次,觀察他們跑步姿勢、肌肉活動、與受傷的可能性,研究發現只要改變腳步落地型態,不論有沒有穿鞋子,就會增加跑步時腳的壓力,造成可能傷害,推測原因是倒退跑無法吸收上身震波。
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身體構造比較適合向前走,可以減少腿與腳的壓力,但向後跑時,上身壓力無法舒減,會直接衝擊腿與腳部,如聽從建議,原本習慣穿鞋跑步的民眾,突然赤腳跑步,雙腳受傷的機會就更大,長期下來可能因此有損傷,造成惱人的運動傷害。
英國布萊頓大學學者艾立克表示,這項實驗可以看出,向前走或向後走兩種走路方法,給予雙腳衝擊的壓力與方向都不同,不論穿鞋與否,改變行走狀態,就可能讓雙腳受傷的機會增加,但這項研究也有盲點,沒有清楚調查受測者的心肺功能與身體條件,跑步時有沒有穩定速度,都很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